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代诗文 中国文学史 明代诗文整理笔记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时间:明初,明太祖洪武元年至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 (1368―1487) 概况:明代前期指洪武元年至宪宗成化年间,共一百多年。明初诗坛 上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 的时期,经历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饬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 现了时代的创伤与个人遭际,以及诗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忧郁彷徨的 心态,格调凝重悲怆;在散文创作领域,宋濂、刘基是两位较有影响的作 家。他们尤以传记和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与明初创作态势相比,明 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低潮,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它的 盛行,与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当时相对安定繁荣的时局等因素有关。成化至 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阁体” 的创作风气。 明初诗文作家大多由元入明,经历了元末大动乱,对民生疾苦、社会 疮痍有着较深的感触,写了一些揭露黑暗、抨击暴政的作品。如宋濂、刘 基的作品即是这样。但他们在入明之后,文风都趋于保守,对重大社会问 题的反映大为削弱,而更关心文学如何为巩固新王朝服务,强调文学的教 化作用。宋濂、刘基和高启都是一代宗师,他们的创作对明代诗文的影响 甚大。 线索整理: 诗 吴中四杰 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他们在明初都遭受到惨重 的打击,四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而死,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急速凋零,而且使 得许多幸存者心怀恐惧,竭力压制自我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高启――书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 【生平概况】 吴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高启,他也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元明两 代最著名的诗人之 一。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不少作品烙上了某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诗歌风格多种多样。 【作品内容及特征】 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高启的大部分文学活动 是在元末,许多诗歌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如他的《青丘子歌》 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体现了脱离伦理的羁绊、自由发展的个性化要 求,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高启还有一些诗,表现精神自由遭受摧 残、压迫的苦闷及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痛苦。元明之交,战火纷起,生活 的动荡,对时局艰难的恐慌不安和个人前途命运的忧虑,使得高启不少作 品流露出孤独、彷徨、忧郁的情绪。如《孤雁》“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 残”。高启的自由个性与正在形成的高压环境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甚 至在他辞官回乡之后,仍然感受到沉重的精神压抑和痛苦。此外,高启诗 作中还有不少登览怀古的作品。 杨基、袁凯诗中的乱世悲音 明代诗文 中国文学史 杨基 【生平概况】 与高启同时代而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也是一位在明初诗坛较 有影响的作家。 【作品内容及特征】 他有些诗作对自己在当时环境中坎坷的生活遭际有所反映。如他的 《忆昔行赠杨仲亨》 。作为在生活在元明交替时期的诗人,杨基不少作品 还保留着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但也时见佳作,如《新柳》 。 袁凯 【生平概况】 袁凯是明初诗人中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作家。他少时因赋《白燕》诗而 得名,人称“袁白燕”。 【作品内容及特征】 袁凯有些诗涉及个人身世遭遇,较有真情实感,如《江上早秋》 。这 些诗篇抒写了作者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具有真实生活基础,读来感觉真 切。 台阁体与茶陵派 从明永乐到成化年间,相对于明初高启、杨基、宋濂、刘基等人的创 作,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文坛上出现了 “台阁体”,即以馆阁 名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三杨在政治上廉洁 正直,历事四朝,备受宠信。他们所写 的诗文内容大都比较平乏,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大多为应制、颂圣或 应酬、题赠之作,饱含富贵福泽之气,多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这种文风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故而成为风气。 【台阁体的产生与流行的原因】 一是与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这些馆阁重臣身居要职,处境优越,容 易产生歌颂圣德、美化生活的创作倾向,同时,相对封闭与狭窄的上层官 僚生活,限制了台阁体作家的生活视野,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 多,内容单调、平乏; 二是当时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社会呈现出比较安定繁荣的局面 的状况相对应,给台阁体提供了一种创作的氛围,作家表现出了陶然悠然 的满足心理; 三是明初实行的高压政策在当时仍然发挥着威力,明成祖上台之后, 对政治文化的控制更严,对士人的思想自由的钳制也更有力,对文人士大 夫的迫害也大为加强。所有这些潜藏在社会安定兴盛背后的压力,多多少 少对文人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使他们不敢去正视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抒发个人的思想激情。 总之,台阁体是一种由压抑的道德和平庸的人格出发的文学,既缺乏 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创作的热 情,给文坛带来了不良的文风,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文学的活力,造成文 学萎靡不振的局面。沈德潜等的《明诗别裁集》曾说:“永乐以还,尚台 阁体,诸大老倡之,众人靡然和之,相习成风,而真诗渐亡也。” 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 坛有重要影响的是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主要人物有谢铎、张 泰、陆 N、邵宝、鲁铎、石等人。李东阳也是朝廷的重臣,在当时的文坛 上威望很高。他的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都未能摆脱台阁体的影响,但他对 台阁体的弊端又有所匡正。他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 的复古主张,宗法杜甫,重视诗法和声调。他的这些复古论点成为前、后 七子拟古派的先导。 明代诗文 中国文学史 李东阳的有一些诗歌摆脱了台阁体的影响,风格苍健,表现出更为广 阔的生活视角,抒写了作者个人的真实情感,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情况与 精神状态,自成一家。 文 宋濂和刘基的散文创作 宋濂 【生平概况】 作为明朝的开国文臣,宋濂在当时文名甚著。其创作主张继承韩愈、 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的观点,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 论,强调“文”要贯穿“圣贤之道”的内核。这样做实质上将表现作家对生活 个性化体验和独特文采创作排斥在体“道”之文以外,从而使他的文学观念 散发出浓烈的卫道气息。 【作品内容及特征】 他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上层统治者和表彰贞洁妇女的作 品,而人物传记和记事写景作品,由于注意生活基础和艺术技巧,富有文 学性,不同于明道说教文字。宋濂的记叙散文简朴明洁,往往不落俗套, 特别是有些局部的描绘颇具艺术欣赏价值。如《环翠亭记》 。宋濂受正统 儒家影响较深,其文风醇正有余,恣肆不足。他的散文既恪守当时的道德 规范,又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所以成为明初散文的典范,后来台阁体的 先声。 刘基 【生平概况】 刘基也是一位儒者,他的文学思想与宋濂大致相似,其散文创作被人 置于与宋濂相并称的地位。但不同的是,刘基在学术方面涉略较广,所以 思想不那么拘谨,理学家的气息也较少。 【作品内容及特征】 他的散文风格古朴浑厚,体裁多样,尤其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如 名篇《卖柑者言》讽刺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尖锐深刻, 入木三分。作者往往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反省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 达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