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练习
1818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时间:45 分钟满分:60 分)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寤 . 生(wù)亟 . 请(qì)虢 . 叔(ɡuó)不义不暱 . (nì) B.遗 . 之(wèi)祭 . 仲(zhài)泄 . 泄(xiè)具卒乘 . (chénɡ) C.恶 . 之(wù)百雉 . (zhì)繄 . (yī)共 . 叔段(ɡōnɡ) D.施 . 及(yì)城颍 . (yǐnɡ)荥 . 阳(xínɡ)克段于鄢 . (yān) 解析B 项“泄”应读“yì”,“乘”应读“shènɡ”。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颍考叔为 . 颍谷封人为:给,替。 B.请以遗 . 之遗:赠送。 C.姜氏何厌 . 之有厌:满足。 D.故名曰寤生,遂恶 . 之恶:讨厌。 解析A 项,“为”是动词,解释为“是”。 答案A 3.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分) A.请以 . 遗之 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 . 伐京 C.大叔又收贰以 . 为己邑 D.天子以 . 生人付公理 解析B 项连词,表目的,“来”。其余三项均为介词,“用”、“把”。 答案B 4.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分) )(4 )(4 解析C 项“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启”为动用法,为……开门,“度”名词 作动词,符合法度。A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 项名词作动词,D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例句:姜氏何厌之有 解析B 项与例句同为宾语前置句。A 项①宾语前置句,②定语后置句; C 项①②均为状 语后置句;D 项①被动句,②判断句。 答案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 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 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 .. 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遂为母子如初。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A.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安置。 . B.公赐之食,食舍肉食:粮食,这里指代“食物”。 .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繄:语气助词,可译为“偏偏”。 . D.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的意思。 . 解析B 项“食”应解释为“吃”。 答案B 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5 分) A.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 B.既而悔之 . C.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D.公入而赋 . 解析B 项跟“既”连用,解释为“不久”;其余三项均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答案B 8.翻译文中画线语句。(5 分) (1)尔有母遗,繄我独无!(2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你有母亲可以送食物给她,唯独我没有! (2)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在隧道之外相见,心中是多么舒畅。”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 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 . 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 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 . 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 殆于死, 今乃用之, 可乎”鲍叔曰: “彼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而反之, 其为君亦犹是也。 ” ... 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 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 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 . “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 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 ① 雠 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 狄得意于天下。 今齐求而得之, 则必长为鲁国忧。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 “诺。 ” . 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 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 . 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 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①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 子纠奔鲁。②雠:通“仇”。③柙:木笼。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君有加惠于其臣加:增加。 . B.治国不失秉秉:通“柄”,权柄。 . C.君若宥而反之宥:宽恕。 . 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并列。 . 解析A 项,加:施加。 答案A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 分) “褒禅”)) 解析A 项表转折,却/副词,才;B 项代词,代指管仲/代词,那;C 项介词,到/介词, 跟;D 项都是承接连词,连接两种行为。 答案D 11.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4 分)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无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B.①④⑥ ③ ②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②是谈齐桓公治国;④表现管仲的忠诚;⑥写其才能之高,影响之大。 答案A 12.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