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案91544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吟诵诗文,理解诗意。试着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呵!小朋友们可真精神啊!谁愿意给老师背首古诗听听? (通过背古诗, 以旧引新)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揭题,介绍鹳雀楼师: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鹳雀楼) .因为有一种鸟叫鹳雀,在它们飞 累的时候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所以人们就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本来鹳雀楼并不出名,因为 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出名。登上这座楼 ,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水.可惜, 后来被黄河水冲没了,但是诗人的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 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人一起登楼赏诗吧! (板书:登)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 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山行》教案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 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一、谈话释题 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古诗《山行》.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 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 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默读古诗二、默读古诗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 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三、理解诗句 1、读第一、二行: 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 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 (1)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 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四、指导朗读四、指导朗读 1、导语激情 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 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 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读写结合五、读写结合 1、反复吟诵诗歌。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色和形发挥想象,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2、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观察。一、看课件观察。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二、初读古诗。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把生字读准。 2、同桌互相读。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 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四、指导朗读, ,背诵。背诵。 1、教师范读: 导语: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亲手缝制衣服.儿子要走多远,母亲的心就会跟多远。从孩 子出发的那一刻起,母亲就盼望它早日归来。 教师诵读古诗。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3、指导背诵。 4、全班齐背. 五、小小任务。五、小小任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静夜思》教案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2、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教师范读《静夜思》,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由读古诗。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 “举头”的 意思。 2、配乐朗读《静夜思》 ,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说一说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 《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活动目标: 1. 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背诵并默写。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 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吧,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 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 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 导语: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