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原卷版
第第 4 4 章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某树林中树上蝉的成虫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B.样方法可用于调查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 C.放开二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必然持续下降 2.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结构,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 B.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上海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④④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4.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跳蝻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分别是标志重捕法、样方法 B.调查某公园中向日葵的种群密度时,因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所以应换个位置取样 C.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进行统计会使得到的结果偏大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会使得到的结果偏大 5.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其中该种群的 K 值为 10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 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数量越接近 K 值,环境阻力越大 C.种群数量大于 500 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D.种群数量达 K 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发生变化 6.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7.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 计算其 λ 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并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关于叙述不正 确的是() A.第 1~3 年,甲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c 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数量相等的可能性极小 C.乙种群在这 4 年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 2 年末,甲种群数量比乙种群数量多 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B.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少的地区取样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 D.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可以采用稀释后再计数的办法 B.实验过程中,时间是自变量,酵母菌数量是因变量 C.制片时,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D.计数时,应将试管轻轻振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收集 D.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 值附近 11.在坐标图中,a、b、c 表示 x 轴上的 3 个点,d 位于 y 轴。随着 x 的增大,y 值先增加后减少。据图分 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x 是时间,y 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则 d 对应的是 K/2,之后种群数量下降 B.若 x 是处理激素的浓度,y 表示胚芽鞘的生长高度,则 b 表示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C.若 x 是池塘的时间,y 表示水生植物的丰富度,则c 点时可能是富营养化严重 D.若 x 是时间,y 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则b 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12.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 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狼的 K 值接近 B 点对应的数值 C.兔子的 K 值接近 C 点和 D 点对应的数值 D.第 3 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 13.生活在同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种群与 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变强 B.a 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其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C.a 种群与 b 种群为捕食关系,随 a 的增加,b 迅速减少 D.在自然群落中,a 种群的存在对群落不利 1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 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草原群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具有水平结构 C.—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构成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 D.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 16.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 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17.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遭到破坏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 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 为林地中的优势物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林窗中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的初期,杨树和白桦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C.红松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18.下列关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中,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因此研究种群密度变化是研究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基础 B.箭竹林中竹笋、幼竹、成竹高矮错落,这种结构提高了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C.水葫芦随水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