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考纲及解读考纲及解读] ] 1、 说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过程。 2、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 3、 比较特定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主要要素。 解读: 1)考查气候、生物、土壤、水与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在环节、能量交换、地理意义上的异同 点。 3)以某一自然地理要素为中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 [要点梳理要点梳理] ]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 地理环境由-、、、、等 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相互,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地理要素通过、和等过程进行着 和。 3 、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作用。 4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和氨。一般 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的作用。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如、等。 2、 生产功能 (1)概念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 于。 (2)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和,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 光合作用通过和的交换,将、、、、等 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 (3)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功能而非的功能。 3 、平衡功能是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和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的能力。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一个要素的演化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的重要 表现形式。 2 、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比较 容易受人类干扰的是和。 [ [重点探究重点探究] ]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关系: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第1页共8页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 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一并总结如下: 水循环生物循环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过程 地壳物质循环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 岩浆的过程 概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念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 续运动的过程 环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吸收作用、 光合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 节下渗、 径流(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分解作用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 重熔再生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 量能(降水、径流) 意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 义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 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 表形态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 化学元素的迁移运 动、能量的流动和转 化;②联系自然地理 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 机界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 力能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 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 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 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 换和能量传输 其一: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第2页共8页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 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 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 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 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 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 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 土壤贫瘠 河流多沙下游堆积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 地理要素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森林破坏——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 滥伐森林与造林绿化对陆地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 [典型例题精析典型例题精析] ] 典题典题 1 1、、 图中若 a 是绿色植物,读图完成(1)――(2)题 CO2 (1)该图示的含义是 () a O2 A 呼吸作用 B 分解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化合作用 (2)如 a 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易产生荒漠化 B 易使黄土质地变松 C 易产生水土流失 D 易形成酸雨 解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 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化合作用是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2)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 答案:(1) C(2)C 典题典题 2 2、、据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要素 第3页共8页 降水 气温日较差 地表水土壤 地貌植物 (1)假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填出相关内容 (2)生态系统的变化回影响地貌过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市由于形 成的。 (3)从以上两实例看出,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 ① ② 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其含义,应把握两点:①陆地环境各 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虽然不同地区间的环境要素的具体特征不同,但环境要 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特点是相同的。 答案:(1)少 较大戈壁砾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植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 (2)见解析 典题典题 3 3、、(09 年天津文综第 1,2 题)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 --(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第4页共8页 【解析】:环境问题、湖泊消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阅读三幅图,注意各图中的地理要【解析】:环境问题、湖泊消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阅读三幅图,注意各图中的地理要 素的变化,如:植被、生物、地形地貌等。素的变化,如:植被、生物、地形地貌等。 ((1 1)湖泊消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所谓自然消亡,即因湖)湖泊消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所谓自然消亡,即因湖 泊内生物群落的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等使湖底淤泥、腐殖质变多、增厚,致使湖底抬升、水泊内生物群落的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等使湖底淤泥、腐殖质变多、增厚,致使湖底抬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