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河北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 见》 (中发【2015】4 号)及《中共河北省委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冀 发【2015】12 号)精神,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中青联发【2005】15 号)和共 青团中央学校部 《学校共青团工作五年规划纲要》 文件要求, 结合全团学校战线的工作实际,共青团河北省委决定推进河 北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 议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 众性,克服“四化”问题为目标,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 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紧紧依靠党建带 团建,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引导与服务相 结合、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基 础性战略性作用和在大学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积极稳妥 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二、工作内容 (一)团省委层面 【按照改革后学校部的职能定位,以直接联系服务引领 青年学生为中心,进一步聚焦工作领域、优化整体格局】 1.1.实行专兼挂相结合,选好配强学校部领导班子实行专兼挂相结合,选好配强学校部领导班子 注重面向基层,在配备专职领导班子的基础上,从省属 高校团委副书记和院系党委副书记中,选拔学校部挂职副部 长 1 名、兼职副部长2-3 名,充分发挥挂职兼职领导干部成 员在作出重大决策、实施重要事务中的作用。 挂职干部日常在学校部开展工作,并明确分管具体工 作。挂职兼职期满,团省委将根据干部工作期间的表现出具 挂兼职工作鉴定并存入档案,作为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参 考。挂兼职成员实行任期制,一般在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2.2.选派挂职干部,增强团的机关工作队伍建设选派挂职干部,增强团的机关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机关挂职干部选派制度,在原有专职团干部的基础 上,配好挂职干部,建立精干高效、不拘一格、五湖四海的 团的机关工作队伍。 每年从省属高校团委各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团委书 记中遴选 1-2 名优秀的青年团干部到团省委学校部挂职,按 照阶段性工作任务和个人专长安排相应的工作,挂职时间原 则上为一年,挂职期满,团省委将根据干部挂职期间的表现 出具挂职工作鉴定并存入干部本人档案,作为干部培养使用 的重要参考。 3.3.坚持双重领导体制,改革高校共青团的管理模式坚持双重领导体制,改革高校共青团的管理模式 坚持完善同级党组织管理为主、上级团组织协助管理的 团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并理顺共青团高校战线领导体系, 实行团省委对省属 25 所高校团委、团市委对其他普通本科 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团委、高校校级团委对院系分团委的协 管职能, 推进在团干部管理、 考核及激励等方面的分层推进、 分级管理。 ((1 1)) 全省全省 2525 所省属高校所省属高校组织部在任免、 调动团委书记、 副书记时,应以学校党委的名义提前发函征求团省委意见, 征求意见要正式行文,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属于提拔任用 的应附考察材料。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按 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任职手续。任免后,学校党委组织部要 将任免通知及时抄送团省委备案。同时,高校团委的换届选 举应提前向校级党委和团省委请示,得到批复后严格按照 《团章》规定进行,并及时将选举结果向学校党委和团省委 呈报。 各市属高校各市属高校组织部在任免、调动团委书记、副书记时, 应以学校党委的名义提前发函征求团市委意见,征求意见要 正式行文,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属于提拔任用的应附考察 材料。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干部管理 权限办理任职手续。任免后,学校党委组织部要将任免通知 及时抄送团市委备案。同时,高校团委的换届选举应提前向 校级党委和团市委请示,得到批复后严格按照《团章》规定 进行,并及时将选举结果向学校党委和团市委呈报。 高校各院系高校各院系分团委书记的任免、调动也应提前向校团委 发函征求意见,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按照 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任职手续,并将任免通知抄送校团委备 案。同时,院系分团委的换届选举应提前向同级党委和校团 委请示,得到批复后严格按照《团章》规定进行,并及时将 选举结果向同级党委和校团委呈报。 ((2 2))切实认真履行“从严治团”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 任,做好高校团委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做好团干部的考 察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团的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工作目 标管理和年度考核的制度,并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下级党组 织,为党组织考察、使用团干部提供依据,并建立激励机制, 优化荣誉表彰项目,创新荣誉评选机制,坚持面向基层,完 善评选流程,构建有梯次、有衔接、有影响的荣誉称号序列。 同时,上级团组织要做好指导和规划团的领导干部教 育、培训和交流。要协助同级党组织对协管范围内事项进行 管理,积极推动团的重要工作、组织设置、干部配备和政治 生活待遇等政策落实到实处。 4.4.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共青团共享开放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共青团共享开放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依托高校力量,鼓励基层参与运用新媒 体手段参与文化创作,在思想引领、青马工程、科技竞赛、 创新创业等方面,打造内容优秀的“微团课” 、 “慕课”等载 体,探索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运作方式,推进高校共青团工 作创新。 (二)高校层面 【发挥高校共青团的引领服务作用,统一谋划和推进高 校团委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团学组织创新和工作体制机制创 新】 5.5.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 要把高校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格局,高校党委 要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一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 工作。高校党委每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共青 团工作。 高校党政领导要支持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 工作,不得把团的组织机构撤消、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 门, 已经合并或归属其他部门的, 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组织机构设置组织机构设置 高校共青团组织结构应为: “学校团委— 院系分团委(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级组织体系。 规范高校团委内部机构,各高校团委及院系分团委(团 总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有选择地设置组织部、 宣传部、科技部、实践部、创业指导部和网络工作部等部门, 大力推进团学工作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健全促进大学生创 新创业的工作体系。 活动经费保障活动经费保障 每年要按照在校生人均不低于 20 元的标 准 划拨共青团工作活动经费,并建立经费专项使用机制和 监督机制。合理细化年初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保障活动的 顺利开展。 团学阵地建设团学阵地建设 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 中心) 、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设施建设,打造具有育人实 效的团学阵地,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推动团组织与 青年学生形成“伙伴式互动、引导式成长”,使工作触角更 加广泛深入。 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 团干部数量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 参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中青联发【2005】15 号)中第五点,详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