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 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 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 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 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 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 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 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 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 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 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 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 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 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 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 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1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 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 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 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15、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 目的本身。 16、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 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 的精神状态。 17、游戏说——席勒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 而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它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 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 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他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 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18、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 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 1 理想等内容。 19、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 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指审美形态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21、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 的人生存在至境。 2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 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 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 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23、 《论崇高》——是朗吉弩斯的美学著作,第一次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并列对举的 美来加以讨论,在书里面,对崇高的风格有探讨,并提出了“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24、利奥塔德——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并将自己的整个美学建立在对崇高的论述上, 对崇高进行了崭新的阐发。 25、悲剧——是在人的生存的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 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26、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美学作品,在书中他提出了悲剧起源于日神精神与酒神 精神,并对其各自特征展开论述。 27、罪孽说——是克尔凯戈尔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悲剧的悲痛都需要一个“罪孽” 的要素,悲剧的情节和主旨也围绕着这个要素展开和推进。 28、焦虑说——是克尔凯戈尔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焦虑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面对的是 未来的虚无,这种焦虑处境是悲剧情绪的源泉。 29、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经历了从一种艺术类型到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喜 剧以笑为载体,笑及其原因的探讨是戏剧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形式与内容的悖离,它 包含着快乐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挑衅性的发展,其中也存在着滑稽因素。喜剧感的笑包含着 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真与善的肯定,是一种严肃性的笑。 30、丑——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 形式,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 审美呈现中,肯定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31、荒诞——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其形式是怪诞、变形,其内容 是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32、 “狂欢化”——是巴赫金基于对喜剧的理解提出的概念, 认为民间诙谐文化具有解构意 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33、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它把美 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传统。代表 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等。 34、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 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5、本质直观——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够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36、超验世界——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 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 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 37、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 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感觉本身是社会化的产物,其中 2 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尤其大。 38、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