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篇一:美术读书笔记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读书笔记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曹晓娇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 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 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 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了。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 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 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 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 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 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 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 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 点, 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 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 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 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 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 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 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 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 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 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 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 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 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 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 发展自信“艺 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 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 密地联系起来, 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 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 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 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 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 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 中, 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 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 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 (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 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 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 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 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 机会来推进, 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 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 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也 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能力则是 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 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 根.2005)”的到来,阅读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 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 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 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 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 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 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 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 装扮望远镜, 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 画自己, 全班相集, 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 , 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 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 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 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 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 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 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 有关活动: 薄纸拼贴、 情感泥塑、 做面具、 做木偶。 在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 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 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 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 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 、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 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 、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 、富裕儿童(发 展健康的自我表现) 、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 、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 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 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 谁正被造就, 陶工还是陶壶?—— 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 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 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 了自己的技能。 运用在这里, 说明我阅读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 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 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 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 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 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 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 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 关于这一点, 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 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 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 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