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搜索影评
《搜索》《搜索》: : 扭曲世界的真实写照扭曲世界的真实写照 一个妙龄女子,坐公交车不给老爷爷让座。别的乘客指责她, 她冷冷地回了一两句。这 个事被路人拿手机拍下来放到了网上。 在媒体的一番炒作,网民的一番人肉搜索之后, 这个 妙龄女子成了道德败坏的典型,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以上就是目前热映的电影《搜索》中的主要情节。对电影本身的评论已经有很多了, 我 们关注的是这个过程。 从坐公交车不让座这么一件小事, 到最后主人公跳楼惨死的悲剧结局, 这中间经历了什么?都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电影中呈现的那个扭曲的 世界, 是否是我们现实的真实写照?一个个心存善念的网民, 是怎样一步步杀死剧中人的? 扭曲的互联网:从自由平台到泄愤通道 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易激发人的正义感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易激发人的正义感 还记得佛山小悦悦事件吗?当时小悦悦被车撞伤,奄奄一息,先后有18 个人路过她, 却或有意或无意地都没救她,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此时被披露后, 网友义愤填膺。某网 站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你是18 路人之一,你会怎么做?有超过90%的人选择了亲自施救或 拨打 120 急救电话,只有不到 2%的网友选择了“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 。网友在网 上的群情激奋,与路人在现实中的冷漠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真的是佛山路过小悦悦 的那 18 个人,恰好都是那 2%的不愿救人者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搜索》这部电影里,女主人公叶蓝秋一个不让座的举动,让 几乎所有网友对她群起而攻之。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让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向“圣人” 靠拢。每个人在网上都可以自由地发言,与别人交流。而爱惜羽毛,想展示阳光的一面给别 人看,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微博的实名制,更是让每个人都更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因为在 网上,标榜道德高尚要比坦白道德低下容易得多, 阻力也要小得多。即使你真是道德高尚之 人,也有一个词叫做“知易行难” :你知道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和你真的在身处那个环境 时能按预想的方式把事情做到, 这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就像你知道每天背 100 个单词,迟早 能把英语学好, 但你坚持得住吗?你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 但你戒得了吗?如果把网友 的正义感,等同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充满正义感,无疑是不明智的。 网络泄愤,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排遣网络泄愤,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排遣 中国网民的两个重要属性, 一个是几乎人人都充满正义感, 另一个则是几乎人人都怒气 冲天。论坛、微博上罕见平和坦诚的对话,往往是三五句过后即破口大骂。 很多人上网的目 的首先在于泄愤,其次在于浏览信息和与人交流。简单说,上来骂两句出出气是最重要的, 至于因为什么事而骂,骂的是谁,骂的有没有道理,则都不是优先要考虑的。 在这个网络泄愤的过程中, 互联网和被骂的人都是无辜的。 举个例子,在没有互联网的 时候,我们如果从同事、同学、老师、领导那里受了委屈,常干的一个事就是抓起什么东西 (比如花瓶)往地上一砸,用以排遣心中的怨气。 而用网络泄愤时,互联网就是我们手里的 花瓶,而被骂的人则是被砸的地板。 在地板看来,那个人举起花瓶恶狠狠用尽全身力气向它 砸来,好像它犯了多大错误。其实,那个以泄愤为目的的人,砸东西是他的主要目的,地板 只是无辜的牺牲品。当大多数网友都怒气冲冲时, 再去埋怨他们不该生气, 就显得没什么意 义了。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业事业上的不顺利,感情生活的不稳定,日常生活的艰辛,都会 成为怨气的来源。一句话,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了,网络恰在此时出现,成了每个想摔东西 的人抓住的那只花瓶,如此而已。 扭曲的价值观:从传统美德到道德绑架 从“让座”看传统美德:应以自愿为前提从“让座”看传统美德:应以自愿为前提 电影《搜索》中,让女主人公引起争议,乃至身败名裂的导火索,是她坐公交车不愿给 旁边站着的老年人让座。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我们从小也听了 不少类似于“孔融让梨” 、 “程门立雪”之类尊重师长,扶助弱小的历史故事。渐渐地,这些 传统美德就成了我们血液中的一部分, 成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细究起来, 其实问题不小。 尊老爱幼,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这没有错,但前提应 该是每个人自愿遵守。也就是说,遵守这些美德是每个人的权利, 而并非义务。可以在自愿 的前提下提倡,但不应强制每个人必须奉行。坐公交车是否让座,别人有困难是否帮助,是 否无私地奉献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这些都是个人选择, 而不应是在某种强制力的要挟之下 必须要做的事。 传统美德本来是使我们变得更好的一种营养, 如果反倒变成禁锢我们的枷锁, 那恐怕也并非古人所愿。 德治中国:抛开法律空谈道德,极易形成道德绑架德治中国:抛开法律空谈道德,极易形成道德绑架 一般来说,我们平时喊哪种口号越多, 往往就表示我们在这方面欠缺很多。 比如国家一 直强调我们是法治国家,要以法治国。之所以这么提,恰恰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有太 多不依照法律,而依照道德、情感、关系来决断的事。当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在我们个人 修养与学识积累的过程中, 道德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我们在这里想讨论的是, 不要在抛开法 律的情况下空谈道德,因为这与道德绑架只有一线之隔。 现代国家之所以大多选择以法治国, 不是说他们的国民道德有多么糟糕——而且往往高 度的法律社会, 是需要公民具有高度的道德标准才可以构建起来的——而是因为法治国家是 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 限制国家权力同时赋予公民权利的最佳途径。 法律是道德 的底线,也就是说, 一些我们看不惯的行为,甚至是传统道德所鄙视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 律,就没有做错,同时也不应受到谴责。如果抛开法律谈道德,很容易出现重视了 A 道德, 却忽视了 B 道德的情况。例如文革时候的抄家,现在看来是严重违反法律的私闯民宅行为, 但在当时看来,被抄家的大都是“反动学术权威” ,是需要被“改造”的人。于是抄家的人 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抄家的行为就合理了。 这种抛开法律,以道德绑架他人的事,我国历 史上并不罕见。 所以, 在表面上倡导依法治国, 私下里处处以德治人的中国, 警惕道德绑架, 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扭曲的陈凯歌:从“端装“大师到“电视剧“导演 凯爷被逼“接地气”凯爷被逼“接地气” :管窥中国电影现状:管窥中国电影现状 让我们回到电影本身。这样一部纯正的当代年轻人题材,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 影片,如果不告诉你导演是谁,恐怕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是陈凯歌这位爷。 在电影圈,被公 认为“爷”的没有几个,而“凯爷”则叫得很响。用电影迷的话来说,这是一位“端庄”大 师: 永远端着一个大师的架子, 显得有点装 X。 然而近几年, 这位熟读古诗词, 用笔写剧本, 不用电脑,不用手机,每日都要研读佛经的老古董导演,在不知不觉中,变了。 单从《搜索》这部电影来看,可以说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还不错的作品,很接地气,对 时下热门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媒体边界等问题做了一番探讨。 可如果考虑到导演是陈凯 歌, 那又有了另一层的意义。 众所周知, 陈凯歌擅长的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题材,《霸王别姬》 已成影史经典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