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5篇
三一文库(三一文库(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5 5 篇〕篇〕 *篇一: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让人混淆的幼儿“敏感期” (2016年2月) 海区九幼高柳 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两年的幼儿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在 幼教这条道路上,需要学习和积累的东西很多很多。这些所 谓的职业技能,不只是一种完成某项工作的方式、方法或者 途径,它更是一种心情,那种“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理 解了,我们一起来吧”的心情。 我喜欢迎难而上,我也喜欢刨根问底,但是我有时不善 于感同身受。我发现,这点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真正的变成了 我的一个短板,它让我有时很难真正的发现孩子们的变化、 懂得孩子们的内心。但是《捕捉儿童敏感期》 (孙瑞雪) ,将 会帮助我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之旅。 一、执拗: 《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曾经我身边也有一个小男孩,傻傻的说过类似的话“我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7 7 页页 就要坐在我的座位上” 。当时,我们正在玩换座位的游戏, 可是小男孩很执拗的不接受其他座位,也不允许别的孩子坐 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很惭愧的想到,当时的我并没有将这联 系到敏感期上,只是不停的给孩子讲着道理。其实,看到这 里,你也会笑着问我“讲道理合适吗” 。这个时候怎样做会 好些,现在必须认真思考了。首先,我必须发现,男孩正陷 于执拗敏感期不能自拔,然后很自然的从心底里理解他的这 种表现。接下来,快速灵活的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一种方 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当然,这还是从书中学来 的理 想化理论知识,真正想在实践中完美运用,还需要我在 日常工作中不断尝试。 但不管怎么说, 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我想, 下次我会从理解开始。 就像书中这样写到: 许多时候, 对儿童,甚至是成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理 解便足矣。 二、语言: 《妙用成语》 虽然我带的班级是小班,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所带来 的改变,有些可能很难展现出来,但是看过书后,我恍然发 现,有些改变没有发生,也许另有原因。我很想带孩子们多 涉猎一些知识,比如说能描述生活、表达感情的词汇、句子 等等, 但是经过一个学期, 好像成效不大。 我想, 是我错了, 那时我总想通过一些视频或者PPT、音乐,机械的让孩子 2 27 7 们理解懂得我想告诉他们的东西,并且能够用到生活中去。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 说, “接受”不如“感受” 。也许我应该在生活中的细节里, “生活的”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这些。当然,能准确的抓 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来帮助孩子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 需要我们一同感受。就像书中写到的一样:儿童对词语的使 用和解释来自成人,来自同伴,来自生活,尤其来自父母和 教师。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敏感”过来的, 不是吗? 三、诅咒: 《诅咒的敏感期》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周围的孩子里并不多见,所以我 想说的并不是仅仅关于 “诅咒” 敏感期。 看这段文字的时候, 我自己也笑了。 因为我发现, 我也很多次上过孩子们的 “当” , 陷入一种情境,完全没了自己的情绪。那为什么会这样 呢?没用太长时间,我也就明了了,那就是我还是缺乏对孩 子的了解,最后影响到对他们的理解。我想,即使下次我还 是上了他们的“当” ,也一定要上的明明白白,心甘情愿。 做到既安慰了孩子,也不会自寻烦恼。就像从书中读到的一 样: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其实,感触还有很多,但是想说的话却好像只有从书中 读到的那一句:不仅彼此平等,更是真诚对待。我想,只这 一句,理解会变多,伤害会变少。就是这一句,孩子和你自 3 37 7 己都将被温柔的对待。 *篇二: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读完《捕捉儿童敏感期》一 书后,感觉孩子简直就是一门艺术品,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 去挖掘他们的另一面,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如打人、扔 东西、执拗、咬东西……这一个个在成人看来无法容忍的行 为其实是孩子的一个个敏感期,如果成人不了解这些敏感期, 那么所实施的教育也只会南辕北辙,与初衷相违背,孙瑞雪 的这本书可谓给婴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指明了一条教育 孩子的正确方向,让成人更加了解孩子,让孩子在爱与自由 中健康成长。虽然通过工作实践我也了解了不少敏感期,但 这本书给了我更多的案例和启示。敏感期是指在 0-6 岁的成 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段内,专心 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 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 一个层面。 六岁前儿童会出现的各种敏感期, 在敏感期阶段, 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 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作 为教师和父母,我们需要敏锐的把握住这些敏感期,适时地 从各方面促进儿童的成长。()相反,如果忽视了幼儿的敏感 期,一味的按照我们自己的规划去安排孩子学习我们希望他 掌握的知识,只会让教育南辕北辙。假如这种情况始终得不 4 4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