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演变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演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演变 大多数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的决定因素并不 是单一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下是小编搜集的 一篇探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 读查看。 一、问题提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期中国政府贯彻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指导原则。 尽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在 2006 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才正式提出,但在实践中,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就已经开始提供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 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对公共物品的分配问题,或者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 研究在西方较早,我国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 对财政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而逐步开始的。 2006 年“十一五” 《规划》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后,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步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关 研究逐渐增多。 学术界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从研究的主题 看,主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意义和现状,基 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 路和对策,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等方面。已有研究具有 以下特点:一是就研究的视角来说,共时性研究多,历时性 研究少。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多是采用近几年的数 据进行研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进行长时段历史考 察的研究很少。二是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研究来说, 受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影响,对区域间均等状况的比 较和城乡间的体制比较研究较多,对群体间差距的比较研究 少。同时,研究者采用的数据或者限于财政支出,或者只是 采用单项指标,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较少。三是就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来说, 大多以“经济能力和制度安排是 影响均等化的决定因素”作为前提假设, 因此原因分析和相应 对策方面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两个方 面。已有的研究或是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收支能力、转移支付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 响,或是从制度视角来分析城乡二元体制、政府行政体制及 公共服务体制等体制、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响, 而从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进行的深层次分析较少。 本文试图在学术界已有研究基础上,选择新的视角,即从宏 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迁,以发现其规律,揭示其逻辑。同 时,构建一个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为自变量,以均等 化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即“均等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变迁的理论模型和解释框架。 二、倒“U”假说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况的演变 1955 年库兹涅茨以英国、美国、德国的时间序列资料为 依据,提出了着名的倒“U”假说。倒“U”假说描述了收入分配 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 差距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整个过程的变动 曲线为倒“U”字型。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首次将这 一理论应用到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地区经济发展倒 “U” 假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国内地区差距变动与其经济发 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倒“U”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 收入水平的提高,地区差距将逐渐扩大,之后地区差距将保 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地区差距最终会趋于 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状况是先恶 化后改进,呈倒“U”型。下文主要以社会保障为例,通过对 社会保障制度演变和均等状态的比较分析,对这一观点进行 阐述和讨论。 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原则和供给结果,新中国成立 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 阶段:平均导向时期、差异导向时期和均衡导向时期。 ①平均导向时期(1949—1984 年)。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84 年的改革开放初期, 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导向时 期。我国总体政策导向是追求平等,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 文化权利的平等。中国共产党以追求平等为理想和目标,在 成功夺取政权后,通过政权的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 化领域实践平等理想。在政治上,赋予劳动人民参与管理国 家事务的权利,从宪法和法律上赋予和保障工人、农民等劳 动阶级国家的主人翁地位,赋予人民选举、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自由等政治权利。在经济上,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 制形式,实现人民生产资料占有和利用上的平等,分配上追 求缩小差距,推行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平等方面,主张消 灭旧式社会分工,消灭一切特权,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 等。 ②这种对平等理想的追求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一 以贯之的基本思想仍然是相对平均地提供公共服务。这一时 期,社会贫富差距从建国前的贫富悬殊到贫富差距不断缩 小, 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状况来说, 也是相对平均时期, 社会保障是“低水平的平均”的状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 社会保障呈单位化特征,制度安排具有同一性,国家机关、 企业、 事业单位职工享有的社会保障相对较平均;农村社会保 障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之上,呈集体化特征,农村居民 享有的社会保障较平均 ;城乡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险等核心社 会保障方面表现出非均等性,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表现出相 对平均性,与同时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特别 是改革开放后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相比,城乡社会保障是基 本生活保障上的低水平的平均。 差异导向时期(1985—2005 年)。 ③从 1985 年到 2005 年, 总体政策导向是追求经济发展,是一种效率取向。中国共产 党以追求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同时推进国有企业等经济体制改革,实行非均衡的区域 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这种对经济发展 目标的追求使政府公共政策经济化、政府职能经济化,表现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就是政府改变了过去的平等倾向,以 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差别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一指 导原则下,差异导向时期,社会保障从“低水平的平均”逐步 拉开差距,走向“非均等”状态。这一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社会 保障体制进一步分化和固化, 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同时,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逐步形成并扩大。 均衡导向时期(2006—)。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 2006 年以 来,中国共产党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目标, 在追求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在发展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强调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平”, 结束了公平与效率之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成为新时期中国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2006 年到目 前,是均衡导向初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导向已经非 常明确,均衡发展理念已贯彻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之中, 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均衡发展的特征。社会保障均 等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