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心得体会多篇听课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多篇听课磨课心得体会磨课心得体会多篇听课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 1 一堂好课是怎样诞生的?经历过前段时间分宜一小数学工作 室的课例打磨活动,我有了深切地体会:好课是“磨”出来的。尤 其是跟随着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名师指点、团队每个成员智慧的 碰撞下,在“磨课”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次我们工作室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 念的真正理解。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分数的意义》 。 最初,我们的思路是引领学生在一步步地丰富对整体 “1”的 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分数的意义,并板书出来,给学生一个清 晰的概念。可是,在第一次试课之后,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能清 晰地说出分数的意义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却感到困难重重。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正如李水莲老 师所说的那样:学生会背诵“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 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这句话, 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 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 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 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 式化的“概念”? 毋庸置疑,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在前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 设计思路:先从生活中找能用 1 表示的物体,再体会一些物体组 成的一个整体也能用“1”表示。然后从平均分不同的物体中形成 直观表象;再创设自由创造分数的情境,在思考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 理解;接下来创设了如下情境:根据班上男女生的人数用分数说句 话,调查班上视力不达标的孩子有多少个?你能联想到哪个分数? 创设分糖游戏环节,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的过程中, 由部分想整体,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取 舍、抽象和概括,在不断变换的情境中,体会到情境虽然变换但 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实质不变。这时候,板书不板书出分数的意义 的形式化的概念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对分数意义已有了深刻 地理解。 窥一斑而见全豹。 通过这次磨课, 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学习 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 段。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 变成了智慧。 我们要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 才能得到知识。 因此,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流利地背出概念, 而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出发, 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经历知 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对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想“当然”而为之,应该把“备学 生”落到实处。 在最初,我们把本节课的重点设定在:对“单位 1”的认识和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双重任务上。因此,确定了我们的思路是:以 问题带动,在不断变换分物体的情境中,引领学生一步步地丰富 对整体“1”的认识, 引入“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仍然以问带动, 结 合具体情境, 让学生在阐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再加深对单位“1” 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分数的意义。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到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学生对分数的认知,就会沿 着我们为他们铺设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本节课的重 难点就会得以轻松突破。 这样的设计, 我们认为是“时刻在为学生 着想”。可是,在接下来的第一、二次磨课中,却发现学生对“单 位 1”的理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其实,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 个整体,他们是有生活基础的,如一包薯片、一盒铅笔、一个小 组等等,只是没有给他们冠之以“单位 1”的名称而已。于是,又 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把“单位 1”当做教学重点处理,只是帮助 他们把散落在脑海中有关一个整体的零星表象汇集提升, 引导学 生用“单位 1”的概念来表示一个整体的内涵。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说”早 已会说。 但“做”, 在很多时候只是“想当然”, 会自以为是的认为学 生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到底已经理解了什么,他们在解决问题的 时候是如何思考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备课前要真正地去了解、去 研究。 再次,在进行教学设计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必将导致肤 浅。 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分数的意义应该涉及到 的知识,如分数的产生、分数符号的历史发展、分数单位、量与 率的比较等内容都非常重要, 极想有在一节课中就倾其所有而告 之之势。这是我在备战公开课时经常会犯的痼疾,还好有其他老 师头脑清醒,做事果断,大刀阔斧,修枝剪叶,才令得本节课不 蔓不枝,主干分明。 但是对 “量”与“率”比较,终难割舍,大家在第一、二次的试 课中都作为重点关注点之一。 后来在工作室成员的研讨下删减一 部分内容,把重点放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她们让我懂得设计 教学不能因为求全而面面俱到,不能因为求新而花样百出,一定 要把握准重点,懂得取舍。 俗话说,好事多磨。其实,“课”也是要经过多番磨砺才有可 能变成经典。“磨课”带给我的不单单是一节好课,通过此次活动 我从团队中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带给我更多地的是在今后 的教学中如何去研究每一个教学内容, 在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如何 “磨课”,要养成一种思考习惯。经过此番磨砺,希望自己在今后 的课堂上能做得更好。 磨课心得体会 2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 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 次自我提升的机遇。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 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 接受意见、 极力改进不足, 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 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 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 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 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 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 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 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 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 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 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 一个开放的、 动态的、 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 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 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 磨课不仅仅只 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 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 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 ;“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 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 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 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磨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