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 【答案】D 【详解】 B.②③C.③④ D.①③ ①氯化铵分解产生 NH3和 HCl,气体在试管口降温后又化合生成NH4Cl 甚至会堵塞,试管发 生危险,所以方案①错误; ②浓氨水遇到氧化钙后,溶液中的水与CaO 反应生成 Ca(OH)2而消耗,反应同时放热使混 合物温度升高,得到的 Ca(OH)2可以降低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这些都会促使氨水挥发生 成氨气,因此方案②正确; ③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但是制备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 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因此方案③错误; ④浓氨水受热分解生成氨气,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可以得到氨气,方案④正确。 综上所述,不能制取氨气的是①③,应当选D。 【点睛】 与②相似,利用 NaOH 固体或碱石灰也可以制备NH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答案】D 【详解】 A.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 错误; B.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B.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 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错误; C.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无强氧化性,因此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杀 菌,C 错误; 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穿透力强,因此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离子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 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证明有Mg2 Mg2 Fe3 SO2 4 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Fe3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证明有SO 4 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黄色火焰,证明有K 2 K A.A 【答案】B 【详解】 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 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 错误; 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 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 正确; 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 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 错 误; 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 错 误; 故选 B。 B.BC.CD.D 4.下列实验中,固体不会溶解的是( ) ..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 C.氢氧化铝与足量的氨水混合 【答案】C 【详解】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完全溶解,故A 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完全溶解,故B 错误; C.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固体不能溶解,故C 正确; B.过氧化钠与足量水混合 D.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可 完全溶解,故 D 错误; 故选 C。 5.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A B C D X Na Cu Al2O3 Si Y NaOH CuSO4 AlO2- SiO2 Z NaHCO3 Cu(OH)2 Al(OH)3 H2SiO3 A.A 【答案】C 【详解】 A.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 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钠,故A 错误; B.铜能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 但氢氧化铜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铜,故B 错误; C.氧化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偏铝酸根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氢氧 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铝,故C 正确; D.硅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故 D 错误; 故选 C。 B.BC.CD.D 6.下列反应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22 光照Fe2O3C.SSO3A.HClO HClB.Fe 高温点燃 H OO Fe2S3 D.S Δ Fe 【答案】A 【详解】 A.HClO 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分解,生成HCl 和 O2,A 正确; B.Fe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和 H2,B 不正确; C.S 在 O2中点燃,只能生成 SO2,不能生成 SO3,C 不正确; D.S 与 Fe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FeS,D 不正确; 故选 A。 7.将 51.2g Cu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 物共 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 m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 NaNO3两种 盐溶液,其中 NaNO3的物质的量为 0.2mol,则 NaOH 的浓度为 A.2mol/L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n(Cu)=51.2g÷64g/mol=0.8mol,由于 Cu 是+2 价的金属,所以 Cu 失去电子的物 质的量是 n(e-)=0.8mol×2=1.6mol;Cu 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 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 溶液完 全吸收,生成 NaNO2和 NaNO3两种盐溶液,在 NaNO3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是+5 价,与硝酸 中 N 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产生Na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 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n(NaNO2)×2=1.6mol,n(NaNO2)=0.8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 n(NaOH)= n(NaNO2)+ n(NaNO3)= 0.8mol+0.2mol=1mol,所以 c(NaOH)=1mol÷0.5L=2mol/L,选项是 A。 B.1.8mol/LC.2.4 mol/LD.3.6 mol/L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 【答案】A 【详解】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避光保存,说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A 正确;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污染环境,通常利用硝酸与氧化铜反应取硝酸铜,与浓 硝酸挥发性无关,故 B 错误; C.铁与硝酸反应首先生成硝酸铁,溶液呈浅绿色由过量的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 致,故 C 错误; D.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锌反应不能生成氢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等,与钝化无关,故D 错 误;故选 A。 9.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