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 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 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 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 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 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 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 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 作。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 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 叫匡衡, 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 为了读书, 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 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 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从这些民歌民 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 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 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 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 的读书人。 史蒂芬霍金 霍金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勤奋换来的。举世瞩目的 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例 子。史蒂芬·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于英国的 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 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中 外闻名的科学家。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 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1985 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 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 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 翻书页的机器, 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 然 后他驱动轮椅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 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 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 1 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 的 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 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 影响。 霍金还在 1988 年 4 月出版了 《时间简史》 , 已用 33 种文字发行了 550 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 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华罗庚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 chuò)学 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 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 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 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 数, 一本解析几何, 一本微积分。 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 高 等数学的大门。华罗庚 18 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 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 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 8 点 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 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 不幸 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 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 不但读了许多书, 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 敢于向权威挑战。19 岁那年, 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己的 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 解不能成立之理由》, 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 《科学》 杂志上。 随后, 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 署名“金坛人”。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 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 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 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 当管理员。到 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 岁时,已能用英文写 作数学论文。25 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 岁时,他当上了 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 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华罗庚 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 样评价他:“华 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 的数学家之一”。 40 年代后期, 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 在那里当教授。 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 研环境:他的住屋有 4 间卧室,2 间浴室, 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大学还给他配备了 4 个助手、1 个打 字员。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 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 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 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 2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 度”一栏 里写了“初中毕业”4 个字。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 有一张初中毕业证 书。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 年 10 月,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 美国科学院 120 年 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 美国科 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 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 百万的人们。” 牛顿 牛顿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 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 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 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 是广泛的,游戏的 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 日晷等 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有时, 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 点燃的灯笼 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 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 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当时, 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 学。有一次 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 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 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 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 定决心,发 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 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在暴风中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