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发现母亲读后感 【篇一:《发现母亲》读后感】 “江山是银,母亲是金。”母亲不光是生育孩子的生身 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质塑造的第一老师。“你可以不是天才 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这两句话贯穿了全书的中心,是作者最有价值的发现。 读罢这本书,这两句话久久在我心中回响,作为教师同 时又作为一个母亲,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一 直努力想做个好的母亲,阅读过后并仔细揣摩,我懂得了: 做一个好母亲并不只是生下孩子给孩子喂饱这么简单,母亲 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来。母亲喂 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奶水,更应该用自己的精神素养喂养孩子 幼小的心灵。因此母亲要有足够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肩负 的是怎样重要的使命。树苗是孩子,土地是母亲。小树苗只 有扎根土地才能长大,小树苗能长多大多高取决于土地是否 有足够的营养,沙漠里长不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在孩子 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缺乏智慧、心灵贫乏的母亲是教育不出 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的。 “我要做一个向伟大迈进的母亲!我要向优秀老师看 齐!”这是我读完《发现母亲》后心底发出的最强音。 【篇二:《发现母亲》读后感】 一本由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写出的一部关于 母亲与教育的书籍《发现母亲》深深地打动了我,引起了我 的沉思。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推动世 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这两句话贯穿了全书的中心,是作 者最有价值的发现。读罢这本书,这两句话久久在我心中回 响,作为教师同时又作为一个母亲,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 肩负的责任。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是早 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可是这个未来跟我们的母亲是分不 开的,这个花朵的开放离不开母亲的浇灌,早晨的太阳仍然 需要母亲来托起!教育的艺术便是风筝线的艺术,即使远在 天边,那风筝线还紧紧地握在母亲和教师的手里。只要稍微 注意我们所熟悉的伟人和名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母 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母亲最重要的责任是让自己成为 一个教育家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不但把孩 子养大,而且还能教育成材,那将是对社会做出的最伟大的 贡献。如果母亲送给社会的是一个不合格的人那就会成为社 会的负担。面对这样的结果做为母亲就不仅仅是对不起孩子 了。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自己人格 发展的重大影响。母亲虽然学历不高,却十分重视对我们的 教育。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日常学习,她都能身体力行, 用行动教育我们凡事都要认真做,来不得半点马虎。现在回 头再想,她虽然不会讲太多的大道理,却用勤恳工作换来的 赞誉和无数奖状影响着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可以说是 我们心目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得到了 这样的启发: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告诉孩子怎么做,言教 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我们还要重视“习育”——行为 上的培育和“化育”——精神上的培育,从最微乎其微、最 司空见惯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最根深蒂固的习性,用爱心 与耐心去感化孩子的灵魂,使孩子能茁壮成长。 “我要做一个向伟大迈进的母亲!我要做一个向优秀看 齐的教师!”这是我读完《发现母亲》后心底发出的最强音。 【篇三:《发现母亲》读后感作文】 最早接触王东华的《发现母亲》是看到《中国教育报》 上的推介,一下子就被书中的观点强烈的吸引住了,于是就 把这本书的名字记录在我的本子上。后来听刘莹老师说他手 中有这本书,就在春节前借来拜读,读后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我的对教育的无知。 这本书用发现二字表达了他对教育的问题思考,后来我 也发现很多教育专家用词频率最高的就是“发现”,周六我 去 47 中参加新课改讲座,台上作报告的是潍坊广文中学的 校长赵桂霞,上午三个小时的报告最少使用“发现”20 次, 其中有很多的题目是:发现课程;一张照片的发现;桌子被 砸发现离校课程等。发现是对每一个教育行为的反思,发现 是教育智慧的闪现、发现是对教育深层次的理解。书中这样 说:在现代社会,什么都强调学习和考核,没有人敢不经过 充分的练习就走上舞台去演奏钢琴,没有谁敢不经过考核就 把汽车发动后开到市区,但是人类何曾出现过为了哺育孩子 而去精心设置的育儿学校呢?我们社会对那些从事儿童工 作的各种人员,如教师、医生、幼儿园的营养师等都要进行 专心而严格的训练,可是对在孩子生活及成长中担负重要培 养任务的人——母亲,却视而不见的没有给予任何专门的训 练乃至最低程度上的提醒。而我们的老师们呢,很多干了一 辈子的老教师,荣获过无数的荣誉和证书,但是从来没有这 种发现,准确的说他是个教知识的优秀老师,而非真正的优 秀教书,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 况呢?简单的说是学习不足,如果说我们老师们经过专心而 严格的训练的话,那也是在上大学时期,而工作之后所从事 的都是教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而非真正的教育研究。这让我 想起了书中导论中美国著名母亲斯特娜夫人的一段话:中国 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 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 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 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更何况我们老师呢。 原来我一直认为,女人刚生完孩子后是由于缺少一种元 素而出现不同层次的抑郁,这种抑郁期到三岁基本消失,抑 郁期的时候常常与丈夫、婆婆发生一辈子激烈的碰撞,这也 是中国婆媳关系不和协的根源,看完这本书才让我知道这不 是主要的原因。书中说:“由于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因此 人出生后的这三年极为重要。尽管人的生物体脱离了母亲, 但是它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 母亲和婴儿仍是一体的,仿佛是一对连体婴儿那样”。连体 婴儿说明什么?说明他们都是孩子,孩子都不懂事,不高兴 就哭、发脾气,一会儿就会呵呵地笑。这样的结果给丈夫一 种感觉不像原来的爱人了,给婆子的感觉是这个媳妇这么不 通情达理,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有这么懂他、爱他、理解他的 伙伴,真是棒级。这个时候的孩子与母亲是一种感通状态, 他们彼此心心相映,心照不宣。这就是很多孩子为什么总是 听妈妈的话而不听其他任何的话,而上学以后,很孩子把老 师当成了他的妈妈。这个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老师要想 教育好孩子,包括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 跟他建立感通关系,孩子自然就会进入“亲其师,信其道” 的轨道上。 【篇四:《发现母亲》读后感】 “江山是银,母亲是金。”母亲不光是生育孩子的生身 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质塑造的第一老师。在这本书中,作者 不但号令人们关怀母亲,更要给为人之母营造做母亲的环 境,让每一个母亲都成为孩子成材的推进摇篮之人。在这本 书中,我深入认识到了作为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当然,我也从这本书中学到了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论。比 如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智力同知识并不是完全不同的,知识 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如水是 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老师讲解水的知识时,孩子们接受到的 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认识快,理解快,记得牢,有的接受慢, 理解浅,记得少,明显地表现出智力的差异。即使记住了, 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