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感染免疫
抗病毒感染免疫抗病毒感染免疫 在病毒感染早期,主要以固有免疫为主,这包括病毒入侵部位的屏障作用、吞噬细 胞的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如补体、降解素和溶菌酶等,干扰素和NK 细 胞。其中IFN 和 NK 细胞的作用尤显突出。对防止病毒入侵、杀灭和清除病毒、终止感 染,起着主要的免疫作用。适应性免疫出现较晚,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病毒是严 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这就决定了细胞免疫在消除病毒感染过程中起主导作 用,但抗体可以中和游离于细胞外的病毒,使病毒丧失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感染力。其 在抗感染扩散过程中的作用也较为重要。 (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 1.干扰素 不能直接灭活病毒, 而是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 诱导合 成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抑制。抗病毒蛋白主要有2 -5 腺嘌呤核苷合成酶 和蛋白激酶等。前者可降解病毒的 mRNA,后者可阻断病毒的转录和翻译,抑制病毒蛋 白的合成,终止病毒复制。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在病毒复制的同时即产生和释放干扰素, 并很快诱导邻近细胞使之产生干扰素。 因此, 干扰素既能限制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 又能限制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 (图图22-2)22-2)。 IFN-a和IFN-β不仅可活化巨噬细胞及NK细胞, 而且还可促进病毒感染细胞表达 MHC I 类抗原,有利于 CTL 发挥杀伤性作用。IFN-γ 除具有抗病毒作用之外,还可诱导抗原呈递细胞表达 MHC II 类抗原,强化特异性免疫 的识别过程,并可增强 NK 细胞、巨噬细胞和 CTL 的杀伤功能,促进 Th0 细胞向 Th1 细胞转化。 1 2.NK 细胞 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非特异性地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病毒感 染细胞后,由于 MHC I 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失而活化 NK 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及颗 粒酶,溶解破坏病毒感染细胞;或通过活化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核酸酶,降解细胞基因组 DNA,引起病毒感染细胞凋亡。NK 细胞的杀伤作用出现较快,因此在机体免疫监视和 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NK 细胞激活后,还可释放 IFN-γ、TNF 等细胞因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NK 细胞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被活化,其中以干扰素的 激活尤为重要。 ( (二二)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2 适应性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CTL 是关键的适应性免疫效应细胞,其 杀伤作用受 MHC I 类分子的限制,通过释放穿孔素及颗粒酶或者诱导靶细胞凋亡的方 式杀伤病毒感染细胞。CTL 在杀伤一个靶细胞之后,还可继续杀伤其他靶细胞而自身不 受损伤,体现了机体抗病毒的高效性。CTL 的成熟和活化需要 CD4+T 细胞分泌的 Thl 型细胞因子的参与,IL-2 和 IFN-γ可活化并增强 CTL 的杀伤功能。当感染细胞被 CTL 溶解并释放病毒颗粒后,抗体的中和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效应立即启动,中和抗体的 阻断作用和调理抗体对效应细胞的吞噬杀伤作用的进一步放大,最终可清除病毒颗粒。 很多疫苗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而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TcTc细胞的活化:细胞的活化: CTLCTL 杀伤靶细胞机制:杀伤靶细胞机制: 3 4 不同病毒感染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不等。有的可获得持久免疫,如脊髓 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感染;有的则仅能诱导产生短暂的免疫力,如流感病毒和鼻病毒 5 感染。这可能与病毒是否可引起病毒血症以及病毒的遗传稳定性有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