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生活世界唯识宗上
初探“生活世界”(唯识宗) 上 初探“生活世界”(唯识宗) 序 言 谈唯识宗,如果按照现有的典籍去谈论,必然地会陷入庞 大而又慎密的论证,难免繁琐,不太符合中国人一切从简的 思维习惯。中国历史上传承下来所谓诸多佛学典籍,又参和 着太多国学的成份,更是真伪难辩论。所以,谈论唯识宗,就 没有必要依据佛教经典章句,考据一般地去纂述一大篇来, 再 把先贤们的东西重新搬出来展示,实在没有多大意义,确有 必要的情况下,大家可自去检索相关资料。再则,唯识宗在中 国总是无法兴胜,即便兴胜也是昙花一现。其中缘由,概念过 多也是重要因素,以至不能彻底按照中国人思维习惯,用一 个简单一点方法,先将内容攒起来。所以,本篇中,就不再遵 照古人逐字逐句地解释和训释,尽量把唯识宗内容,先简单 地按照正统佛学义理应有的规律去总结,虽然字面上难免和 古贤之意偶有不合之处,也只能在总体上尽量维持唯识宗作 为正统佛学义理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了解现在 佛学中,那些东西并不能完全地归入到正统唯识佛学义理, 那些东西只能作为国学化了的唯识义理国学成份。所以,本 篇重点并不在于重复大家已经很熟悉的唯识理论,只是想按 照我所归纳出来的佛学基本理论结构特点,来阐述唯识。即 从净土思想和相应性这两个特点出发,简要而粗浅解释唯识 宗义理。 (全文总用时间不足两月,时间比较仓促,难免有 辞不达意之处,敬请见谅) 。 关键词语:相应性,净土,摄入,熏染,积集,释放, 性起,缘起,缘生,契应,二元对立,一即一切,转依 全篇内容概要及方法说明: 佛教哲学义理特点,归纳起来无非两点,就是“净土”思 想和二元对立基础上建立的“相应性” 。 “净土”作为佛学解 脱的必然归宿,在理论上被描述为寂灭,用华严宗人的描述 就是“无起或不起” 。而“相应性”则是佛教哲学体系关于 现实生活世界“凡夫执情”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说,佛学 的理论作为哲学体系,分别以“净土”思想和“相应性”为 核心分成两大版块,前者对应于形而上范畴的解脱境,后者 对应于形而下范畴的生活世界“凡夫执情”的烦恼界。佛学 一切理论都可以从“相应性”出发解释之。 “相应性”问题 搞清楚了,佛学形而上范畴的“净土”思想也是水到渠成。 同时, “净土”思想要得到根本确立,必须要“相应性”理 论来支持,即“净土”思想的确立,又奠基了“相应性”理 论依据。二者有这么一种相互依持关系。可以说,二者都是 佛学正统义理两个基本点, 探讨佛学, 关键又在于 “相应性” , “相应性”得到合适的解释,自然就获得了“净土”思想大 门钥匙。 “相应性”所包括的“二元对立”和“契应” ,及其 “熏染”和“摄入” ,还有“契应和积集”这些内容,都是 我们探讨博大精深佛教哲学理论体系重要手段,这当然也包 括唯识宗哲学。 作为“相应性”基本内容的“二元对立” ,其根本构成 就是“性起”和“缘起” 。二者通过“熏染和摄入” ,形成彼 此“契应和积集” 。我们不妨将“二元对立”打个比方: “性 起”和“缘起(生) ” ,分别比喻成为甲和乙两个人。那么在 甲和乙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厚实栅栏,甲乙两个人,可 以彼此通过栅栏的缝隙说话和握手等等一系列生活活动来 实现“熏染和摄入” ,并保持彼此影响,但就是不能逾越这 道栅栏。这道栅栏就象征着“二元对立” ,甲和乙隔着栅栏 彼此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就是“契应” 。正统佛学义理的“转 依”理论,就是“二元对立和契应”方式构成的“和合体” 这个基础上展开的。那么佛学的“转依”的“转” ,是相对 的,不是绝对的。因此,甲和乙不能直接地实现“转换” , 二者更不存在有些人所坚持的那种直接“转化” 。或甲直接 变成乙,或乙直接变成甲,或者合二为“一” ,从根本上来 说,都是违背“二元对立”的,都是不符合佛教“转依”理 论,只能归于国学。因为国学的“转依”理论则是通过宇宙 整体这个本体论意义的“一”来直接实现的,所以国学中就 没有所谓的绝对的“二元对立” ,更没有所谓的“和合体” , 国学的“转依”理论最终是取消对立达到“一”这个本体论 存在形式。所以国学“转”是绝对的, “不转”是相对和暂 时的。 因为本体论意义的 “一” 即可以是儒学价值本体,“心” ; 也可以是道学宇宙本体“大道” 。所以,一切对立,无论真 妄,染净,烦恼和解脱等等,都必然最后要归为本体论意义 的“一” ,不管这个“一”表达为“大道” ,乃至传统“心学” 中的“一心” ,抑或真如,他们最后都必然地把“一切”归 于宇宙本体论意义的“一” ,也就是上面比喻的甲乙两个人 最终都必须归于形而上学的“一” ,由这个“一”通过这个 “一”的历史性,及其相应的历史进程,即“无生有”这生 存论,来直接展开这个“一” ,从而“一”展开世界万法, 最终实现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解脱境。 万法中诸多“二 元对立”形式,比如,真与妄,净与染,有漏和无漏,生与 死,形而上和形而下等等,都在通过本体论的“一”的历史 进程,最终获得自己的本真的生命存在形式作为解脱究竟。 因此,通过这么一个历史进程, “一即一切” ,反过来, “一 切即一” ,则要求同样成立。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 国学最核心义题,是国学本体论意义基础上形成的国学化的 “转依” 理论的必然结果, 本质上完全不同于正统佛学的 “转 依”理论。所以,佛学和国学在“转依”理论上有本质的区 别。这种区别导致了国学和佛学在本体论上的差异以及在相 应解脱境上的差异,但是这种本质差异,又因为它们在“转 依”理论在最终效果上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上的一致被掩盖, 从而使得国学和佛学千百年来理论形式上(外壳)的彼此的 融通。正因为佛学和国学在“转依”理论上最终效果的一致, 导致我们一直以来,不加区别,甚至混淆,甚至历代中国先 贤大德们都是不同程度地,下意识地应用国学痊释佛学,也 就形成了国学化的佛教体系,集中表现为华严,天台,禅宗 等真如缘起理论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大乘佛学来自中土 后的传播,在不同程度上都可归于国学(国学比较完备的有 两种形式,分别是儒学和道学。实际上就思维方式而言,二 者本质上相通,而就“转依”理论上而言,道学比儒学更加 完善,所以本篇讨论国学依重于取道学) 。 所以今天我们也就沿着先贤们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不妨 碍再进一步地用国学为手段,直接来痊解唯识宗基本理论概 念。而国学和佛学转依理论上的差异,骨子里面在于“历史 性” ,道学的历史性是其立学之本,而佛学的历史性则相对弱 化,甚至退化为所谓因果关系。所以本篇就以道学“历史性” 为主轴,阐述“性起”和“缘起”关系为基础,建立“熏染 和摄入”及“释放和积集”这些概念,然后利用这些概念来 阐明唯识理论相关概念,以达到对唯识宗庞大的理论简要总 结的目的。 从而把庞大的唯识概念力求全部简化为 “历史性” 统帅下“性起和缘起”的关系。这其中,需要指明白的是要 真正地搞明白唯识宗,就必须坚持“相应性”中的“二元对 立” ,只有坚持并符合“二元对立”的原则下的痊释,才称 得上佛学正统,才能获得佛学的精髓。但是鉴于历史因素, 国学和佛学有融合的成份,所以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就不 在刻意地严格区分国学和佛学。说明白点,我是用国学的东 西在痊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