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顺序与结构讲与练含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讲与练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讲与练 (含阅读训练及答案)(含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要点梳理一、要点梳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事 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 等。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文章结构,即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而说明文的 结构和说明顺序紧密相联,都是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因此,理清文章结构的同时,还须分析说明 顺序。 《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上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 (一)理清文章结构(一)理清文章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结尾总结 说明对象。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1 1.总分式.总分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 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 表现为由总到分、 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 例如, 《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 它们的共同特征。第三至九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 特征,并分别对应第二段总说中的四个“讲究” ,第七至九段分说,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样写, 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2 2.并列式.并列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松鼠》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 但分写部分之间呈现并列式结构,旨在说明松鼠外貌(形态与颜色) 、习性(驯良与乖巧) 、用途(肉、毛、 皮)及其他特点。第一段具体描述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主要写了松鼠的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 食的样子。第三段,从它机灵的动作和生活习性,写出它是一种活泼、有趣、驯良的小动物,加深了“讨 人喜欢”的印象。第四、五段写松鼠乖巧的习性和搭窝的方法,生动地表明松鼠的灵性。最后一段写松鼠 的多产,毛的色泽,肉、毛、皮的用处,说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补充了“讨人喜欢”的内容。 3 3.递进式.递进式 1 1 / 1717 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 原因到结果等等。例如《奇妙的克隆》 ,是先从理论上解释什么是克隆,再大体上按着时间顺序,由易至难 地介绍克隆的实践,最后再揭示克隆的意义。这种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方式,就是递进式的很好范例。 4 4.承接式.承接式 除以上三种结构方式外,还有承接式,也叫连贯式。这种结构指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 按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抓住书籍演变的关 键因素,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过程,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地说明了各个发展阶 段书籍的具体特点及演变的作用。 (二)理清说明顺序(二)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通常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 1.空间顺序.空间顺序 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复杂 的事物也一定由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到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就是按 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 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作介绍。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多以此为序。这样,能把复杂的 事物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对象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运用这种顺序,文中常 会出现“东” 、 “西” 、 “南” 、 “北” 、 “里” 、 “外” 、 “左” 、 “右”等方位词。 2 2.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演变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时间顺序。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 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 演变的过程为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 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3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 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 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 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2 2 / 1717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顺序。特别是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清楚,有利 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总之,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 ①从整体到局部①从整体到局部 如《中国的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小拱、 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②从原因到结果 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 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③从特点到用途 如《向沙漠进军中》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就是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特别强烈和日照时间特别长的 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 ④从主要到次要④从主要到次要 如《苏州园林》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照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 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⑤从概括到具体 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实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 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⑥从现象到本质 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死 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二、方法点拨二、方法点拨 说明文的结构与顺序密不可分,某些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 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寻找和归纳其顺序。那么,如何分析说明顺序呢? 1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 介绍,多以空间为序。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也按空间顺序说明。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像介 3 3 / 1717 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等,常会运用逻辑顺序。事物的演变发展,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 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主要采用空间顺序 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结构。 2 2.把握语言标志,.把握语言标志, “读”出说明顺序。“读”出说明顺序。 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 多用表方位的词语,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等。 例如《人类的语言》 : “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 ,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 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