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来源:网络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 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Ca、Na 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 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 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 铁。 3、四个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 硫酸的原因) ; Ag2SO4(鉴别 SO42-和 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 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 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 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 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 值———溶液的酸碱度 pH7 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pH=7 溶液为中性 pH7 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 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 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 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 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 Cl-和 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 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 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 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 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 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 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 为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初中化学酸碱知识解题技巧初中化学酸碱知识解题技巧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 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 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 法)。如: (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 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 “规矩” 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 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 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 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 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 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 8 个反应。由以 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 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 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 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 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 力,必将起到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