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消防工作的意义:消防工作的意义: 消防工作是人们与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做好消防工消防工作是人们与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做好消防工 作是我们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作是我们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 一﹑火灾的定义 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 间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 燃烧现象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 1.1,毁坏财务,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1.2,残害人类生命 1.3,破坏生态平衡 1.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火灾的特征 1.1 发生频率高 1.2 突发性强 1.3 破坏性大 1.4 灾害复杂 1.5 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1.6 灾害事故处理艰巨。 四.火灾的分类 ﹝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将火灾定义为 A 类、B 类、C 类、D 类、E 类、F 类 六种不同的类别。 1.A 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2.B 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原油、甲醇、乙醇、 沥青、石蜡火灾等。 3.C 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 等。 4.D 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 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 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植物脂)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 分为四个等级。 1.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 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 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 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下 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1.1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1.2 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1.3 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1.4 维护公共安全。 二、消防工作的特点 1.1 社会性 1.2 行政性 1.3 经常性 1.4 技术性 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 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一、 消防工作的方针 1.1 预防为主 1.2 防消结合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1.1 政府统一领导 1.2 部门依法监管 1.3 单位全面负责 1.4 公民积极参与﹑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 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实践证明, 实行消防安全责 任制,进一步强化消防工作各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消防 安全工作责任机制,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 有利于调动各部门、 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燃烧基础知识 一﹑燃烧一般性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 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 气参加。比如金属钠(Na)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该反 应没有氧气参加,但是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同样属于燃烧范畴。 注:核燃料“燃烧”,轻核的聚变和重核的裂变都是发光、发热的“核反 应”,而不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燃烧范畴。 二﹑燃烧条件 1.11.1 可燃物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 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 放出光和热。 1.2 助燃物 1.3 引火源﹝着火源﹞ 2 2 种类介绍种类介绍 闪燃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 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发生 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 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 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 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 又统称可燃液体。 着火着火 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 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 这个物质 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 自燃自燃 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 靠热量 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 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自燃的热能来 源: a.外部热能的逐步积累,多是物理性的。 b.物质自身产生热量,多是化学性。 爆炸爆炸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 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 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 可燃气体、 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 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 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 3 3 形式特点形式特点 扩散燃烧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和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其混合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遇火源即能着火燃烧。 蒸发燃烧蒸发燃烧 可燃性液体,如汽油、酒精等,蒸发产生了蒸气被点燃起火,它放出热量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 从而促使液体持续蒸发,使燃烧继续下去。 萘、 硫磺等在常温下虽为固体, 但在受热后会升华产生蒸气或熔融后产生蒸气, 同样是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分解燃烧 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首先遇热分解,分解产物和氧反应产生燃烧, 如木材、煤、纸等固体可 燃物的燃烧。 表面燃烧表面燃烧 燃烧在空气和固体表面接触部位进行。 例如, 木材燃烧, 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 只剩下固体炭, 燃烧在空气和固体炭表面接触部分进行,它能产生红热的表面,不产生火焰。 混合燃烧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容器内或空间中充分扩散混合, 其浓度在爆炸范围内, 此时遇火源即会发 生燃烧,这种燃烧在混合气所分布的空间中快速进行,所以称之为混合燃烧。 阴燃阴燃 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低或可燃物含水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 烧。 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 自然界里的一切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都以一定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存在。固体、液 体、气体就是物质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物质燃烧过程是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 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