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缩句学习及练习(付答案)
如何缩句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 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 和完整性。 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 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 参考。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 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 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 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 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 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 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 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 解放军练习射击。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 (因为主要词语是“解 放军” ) 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 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 句精神,故应去掉。 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 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 ”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 ”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 补语“满” 。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 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 “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 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不应当删去。 故应当缩为:孩 子差点儿跌到甲板上。 4、 “着、了、过”如何处理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 他吃着苹果。 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例句主语是“广场上” ,而不是“灯” , 所以 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此句, 如改为: 广场上, 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广场上” 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 “夏天”是“状语” ,故删去。 原句主语是“老人们” ,说 “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 “爱好钓鱼”不等于 “钓鱼” , “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故答案应当为: 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7、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别缩 掉两个分句。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像士兵等待命令。 8、连动句的缩句 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 这是个连动句,也就是说,句子所陈述的对象即主语连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 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 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也必须保留在主干中。 这 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 (我认为这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 ) 此句缩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帆。 通过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这是缩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用意义。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 只要学生在缩句后,不改变句子的结构,不一定要缩到最简。 如果作为一种冰冷的“语文 技术”来考查学生,我觉得有背新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语感,谈化语法的精神 ,故不值得 提倡。 我建议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缩句练习” ,让学生分析复杂的长句,找出主干。我们不应 当在试卷中单独出现缩句题。 如果有出现, 我们在改卷的时候也要从宽处理, 尽量给分。 以 上是我对缩句问题的一些看法,主要参考《小学语文教师·问讯处》令怡的观点,并对部分 网友的看法作了修正。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 连动句缩句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 5”第四题要求学生照样子缩句。 例: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东郭先生在路上走。 东郭先生走。 1.小象在晨雾中缓缓走来。 2.小鸟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叫。 我认为,示例与练习题 1、2 属于两类不同的句型。练习题 1 和 2 是一般的主谓句,示 例是特殊的主谓句──连动句。示例缩句的结果应该是:“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而现在缩 成“东郭先生走”,就把第一个谓语动词“牵”及其宾语“毛驴”也缩掉了,改变了原句的基本结 构和意思。因此这个缩句题的示例是不妥当的,应该换掉。我的看法是否对?请指教。 江苏省海门师范普师 97(1)班 冒 琴 冒琴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 这道题练习的目的是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 练习去枝叶、 留主干。 从两个练习题上看, 编者要求都去掉两个状语:例 1 去掉“在晨雾中”和“缓缓地”,例 2 去掉“在树枝上”和“自由 自在地”。显然编者把示例中的“牵着毛驴”误以为是状语了。 语法书上告诉我们,动宾短语作状语的条件是带结构助词“地”。例如: 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任务。 这个句子如果去掉“地”字,就成了连动句。此例说明了这样一点:一个动宾短语用在动 词前面,带“地”时作状语,不带“地”时作连动句的第一谓语。但这种只有一个“地”字之差的 情况是很少的,大量的连动句,在第一谓语(动宾短语)后面是加不上“地”字的,如“小芹上山 采野果”“他弯下腰收拾东西”“我吃过晚饭做作业”“他倒了杯茶喝”“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等 等。 如果说,两种句型在只有一个“地”字之差时会让人产生误解,那么对于像“东郭先生牵 着毛驴在路上走”一类加不上“地”字的连动句,只要掌握结构助词“地”字的作用,就不会误 把“牵着毛驴”当成状语了。 由此我们还可推广到:一个动补短语用在动词前面,不带“地”的时候,也是连动句的第 一谓语。如:“挑山工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这里的“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是个动补短语, 它的后面没有也不可能有结构助词“地”,显然全句是个连动句,可是第九册“基础训练 2”扩 句题中出现了这样的示例:“挑山工抽烟。──挑山工坐在对面草地上抽烟。”显然,编者误 把“坐在对面草地上”当作状语了。──这个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1999 年第 5 期上吴世伟 老师的 《这个扩句值得商榷》 一文已经谈清楚了, 读者可以参看该文, 以免教学上产生误导。 复指短语作主语、宾语的句子 如何缩句 (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某资料:叔叔练习射击。 我之意: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某资料:奶奶关心儿童。 我之意:宋庆龄奶奶关心少年儿童。 (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