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1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地球运动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极半径长 6357 千米,赤道半径长 6378 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太阳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 片 4、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5、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北纬用 N 表示, 南纬用 S 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 -90°为高纬度地区。 7、经度的划分:东西经的分界线为 0°经线 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西向向东各划分 180 度. 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0°纬线) ,也是最长的纬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8、 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9、地球自转: 10、地球公转 形状 指 示 方 向 最 大 度 数 区别 长度 纬线 圆 东西 90° 纬度 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 经线 半圆 南北 180° 经度 所有经线一 样长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24) 小时 昼夜更替;时差 绕 转 中 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太阳 自 西 向 东 一年 (365) 天 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2 11、地球公转示意图 A、节气:春分, 3 月 20 或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B、节气: 夏至,6 月 21 或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 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C、节气:秋分,9 月 22 或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D、节气:冬至,12 月 22 或 23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 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12、太阳直射的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 1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 太阳直射。 (赤道上有两次太阳直射) 14、五带的划分 热带——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南温带——四季分明; 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二、地图的阅读 1、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 2、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3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是数字式 , 文字式 线段式 7、选择适用的地图 去公园浏览——导游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 确定某一国家的位置——世界政区图; 确定中国的某一省的位置——中国政区图; 确定某一市的位置——所在省的政区图; 三、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2、相对高度指某一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点之间的高度差。 3、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缓坡容易攀爬) 5、准确识别五种常见的地形部位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较低的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 6、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 高原: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具有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宽广平坦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的海陆发布比例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占 29﹪,海洋占 71﹪.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2.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称为(半岛),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3、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为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简 记为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 4、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5、赤道横穿 南美洲 非洲 的大陆,亚洲、大洋洲的岛屿部分。 6、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 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 洋 7、 大洲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 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5)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8、 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9、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 10、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11、呈 S 形的大洋:大西洋 12、大洲大洋的分布: (1)大洲:① 、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 ⑤、亚洲,⑥、大洋洲,⑦、南极洲 (2)大洋: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 变迁,例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 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 (2)板块之间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 ”表示板块碰撞挤压,通常形成高山; “ ”表示板块张裂拉伸,通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5 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6、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7、太平洋、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红海在扩大;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 8、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天气状况。 特点:多变的,不稳定的。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不同;不同时间, 同一地方的天气也不同。 )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稳定。 3、描述天气的词语:风和日 . 丽;暴风骤雨;阴转多云;忽如一夜 . 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夜 . 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雨欲来风满楼; 描述气候的词语: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