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基 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领会,坚定执行。在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宣扬“不让孩子输在起 跑线上” ,从而驱使孩子加班加点,再不摆脱只重知识摄取并且过于分分计较的文化偏执, 就不是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更不可能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局面。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不仅 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人、尊重人、 理解 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就必须成为校长、教师的 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就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第一, “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 ,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 展人、改造人、塑造人。第二,“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 ,要坚持德 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第三, “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 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同时,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而规范人、 要求人、提高人。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使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教育部门和 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 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 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一是渗透科学发展观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语文、 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各学科都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渗透。 校长、 教师在理解和运用各科课程标准时, 不仅要理解明确表述出来的含义, 更要深刻领会渗透在 字里行间的精神实质。 二是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课程要继承 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认识到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 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增强历史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 求学生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提高文化认同感、 民族自豪感” 。 三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依据我国国情, 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 “民族融合” 和“共同发展”的内涵。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 和融合的重要性, 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 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 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 共同发展” 。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 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 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 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 动。全国 1064 万中小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 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 将良好的情感、 端正的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文化育人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 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对学生思 想品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面向2020 年,应组织关于学 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深入研讨, 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 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 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 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第二, 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 所学校选择什么、 崇尚什么、 追求什么, 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 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 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 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 精神追求 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 引领学校发展 的巨大推动力。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学校管理 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 避免陷入事务堆里。 校长对学校文化的 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 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 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 第四,着手学校 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 是全体学校成员 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 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 代学校的人文基础; 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 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 的信誉所系。第五, 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 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 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校建筑要符合 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 认 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 针对学生年龄、 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 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 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 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直 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要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 观。中小学每年都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 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 体验劳动 情感;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 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中, 增强劳动创造生活、 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的劳动过程,既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 又是培养 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过程。面向2020 年,国家正支持建设一批 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活动 场所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