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摘要:水土保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因素。水土保持是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是改造自然和发展农 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基于此, 深入总结了如何做好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总结 一、前言 北京市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是北京山区, 对生态涵养和水 源进行保护是目前北京山区治理的主要目标。 所以,要加强北京市山 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积极进行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 制定并实 施多样化生态建设措施, 推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可持 续维护的长远目标, 使北京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以及水源涵养供给功能 得以充分发挥。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土地石化,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最根本资源, 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 遭受严重的破坏,尤其是陡坡耕地,遇上暴雨时,大量泥沙即随水流 下泄,造成地形破碎,山上“石化”,山下“砂化”,群众生存环境 受到严重威胁。 2、水源枯竭,灌溉面积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由于森林植被遭 受破坏, 林草覆盖率低, 水源涵蓄能力差, 每年冬春季节, 不少山溪、 小河水源枯竭,河水干涸断流,影响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农村人畜饮 水困难。 3、肥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项目区出露地层多为碳酸盐 岩,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剧,土层变 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中低产田土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土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日益瘠薄,保水能力变差,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4、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小雨大涝,无雨则旱”是 本项目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由于森林植被大幅度减少, 水土流失 加剧,导致光山秃岭遍布,每小时10mm 以上的降雨就会造成洪涝灾 害,同时造成区内小气候变化明显: 地表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降 雨地面汇流加快,洪涝和干旱灾害加剧,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良田 好土被水冲砂压,房屋被冲毁,人畜死亡,群众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5、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由于严重的水 土流失, 每年暴雨季节, 山洪携带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道、 水库、 渠道, 降低了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 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缩短 水利工程的寿命。河道泥沙的淤积抬高了河床,使过水断面减少,削 弱了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了防洪标准,直接威胁到河道两岸群众生命 财产的安全。山区坡陡,树木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恢复。因无法涵养水 源、山洪暴发,加大下游防洪压力,大量泥沙、块石抬高河床,造成 水位升高。 四、如何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 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 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结合工程措 施,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 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做好山前丘陵岗地、河道沿线和水库周边及 上游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地区的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涵养水源, 改善环境,推动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实施封禁治理工程,通过封禁培育, 充分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 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 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 范围和出入封山育林区的路口设置防止家畜进入的路障和警示牌, 杜 绝在封山育林范围内从事放牧等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 实施人工播种、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2、生态治理措施 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山麓、 坡脚等农业生产区域,与农业结构调整 相结合,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控制, 积极推动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生 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降低面源污染。积极建设小型水 利水保设施,对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因地制宜在村庄及旅游景点等人 类活动和聚居区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3、生态保护措施 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 垃圾、障碍物, 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 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在以小 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 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 林还草等生枋修复措施进行生态自我修复, 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是治 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理念、新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现代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力量, 建立良好的生态防 护体系。 4、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力度 要以现代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 创新水土保持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有效集 成水土保持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管理手段、方法和措 施,建立起水土保持科学管理体系。 (1)全面、辩证地统筹水土保持管理战略,坚持生态效益、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并重,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区域经济、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制定一系列促进水土保持发展的 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创新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坚持和 完善流域管理相相结合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配合与协调, 提高管理水平。 既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的作用, 强化水土保持的管理, 又要充分调动区域管理的能动性, 实行各级地方政府、水土保持部门 与农、林、水、牧、科等多部门合作机制,按照“各负其责、各尽其 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共同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加强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管 理。 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 计划管理、 财务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中期调整、监测评价、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制度和标准。严格各项 工作程序,确保项目规范、顺利实施。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 标制、工种监理制等基本建设三项制度和中央资金报账制, 加强水土 保持项目的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监控,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3)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大力推进“数字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建成实用快速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系统、 水土保持数据库和 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为水土保持的决策和精确到位管理提供科学依 据。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监测预报工作,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预防 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采取遥感监测和现场观测;大面积宏观监测与 小范围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水土流失监测预报 工作,为更好地实施预防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有效遏制人为 水土流失。 五、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能够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加强北京 市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将能够使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 效治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治理成果, 以推动北京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罗木城: 《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 《绿色科技》 , 2012 年 08 期 李元庆 武玉成 张希明 李长青:《丘陵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规划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