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自 然地理实习报告然地理实习报告 院院系:系:************************ 专专业:业:************************ 班班级:级:************************ 学学号:号:************************ 姓姓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实习日期:20**.*.**20**.*.** -20**.*.**-20**.*.** 目目录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 第三章地层发育特征 第四章岩石 第五章地质构造 第六章地貌与水文 第七章矿产与旅游资源 第八章野外教学路线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1.11.1 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1 1、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 相联系,特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 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 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巩固并加深对 已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 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逐步掌握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由表及里、有深入浅、讲古论今等地质思维方法和工 作方法。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 (1) 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 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 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 (碎屑岩、 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 、 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标本的描述。 (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生物遗迹等) , 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 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 溯构 造演化史。 (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 地质等特征。 2 2、实习要求、实习要求 (1)注重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严格组织纪律 3 3、实习时间安排、实习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本次实习时间为 2 周。部分指导教师提前出发进行教学准备 工作。实习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室内准备 2 天 (2)野外实习 12 天 4 4、考核、考核 按照学校规定,野外教学实习凡是考核不及格者一律不予补考。成绩评定采用优 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1.21.2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1 1、、位置与沿革 位置与沿革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临近长江,环抱巢湖,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 庐江、无为接壤。 2 2、、地貌 地貌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北、东、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 20-400 米之间, 最高峰大尖山 356 米,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 20m,一般山峰在 200 米左右。山脉走 向 NE 向展布。南部是五大淡水之中的巢湖,面积 753 平方公里,湖面高程 10 米。 3 3、气候、气候 巢湖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 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 230 天。最高气温可 达 39℃,8 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 15℃。区 内属于季 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 主。年平均风速 3.0—3.4 米/秒,春季最大为 3.4—3.7 米/秒,秋季最小,为 2.6 —3.2 米/秒。 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 2.12.1 概述概述 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西以 郯庐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割,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其西南部与大别造山带相毗邻。 2.22.2 实习地区地质发展演化简史实习地区地质发展演化简史 从巢湖实习区晚震旦世以来的地质记录,实习区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分为如下 5 个 阶段: 1、震旦纪阶段 2、早古生代阶段 3、晚古生代至三叠纪阶段 4、侏罗至白垩纪阶段 5、 新生代阶段 第三章第三章地层发育特征地层发育特征 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六合巢湖地层小区。除第三系 缺失,小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其中震旦系至下,中三叠统为海 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地层发育齐全、化石丰富。 中、新生界则以陆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属活动类型建造。 一、下古生界一、下古生界 本区下古生界仅见志留系,下统高家组和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 11. .统高家边组统高家边组 主要为黄绿色页岩、黄绿色薄层粉沙质泥岩,上部夹黄绿色薄-中厚层粉沙岩和 细粒石英砂岩。 本组岩性以泥质岩、粉沙岩等细粒碎屑沉积为主,盛产浮游生物笔石,说明沉积 时水动力条件弱,水体深,属海洋深水盆地相。 22. .中统坟头组中统坟头组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 质胶结。局部夹粉沙岩、粉沙质泥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 硅质和磷质,大小0.5~3cm 不等。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丘状交错层理发 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 二、上古生界二、上古生界 11. .泥盆系泥盆系 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 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五通组下部为陆地河糊相沉积,上部则 为滨海沼泽和泻湖相。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 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 22. .石炭系石炭系 实习区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且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 (1)下统金陵组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灰岩中生物种类繁多,保存较好, 易于发现。 (2)下统高骊山组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灰紫、灰绿色等杂色页岩,局部夹杂灰色泥灰岩,顶部为 薄层细粒石英砂岩。 。 (3)下统和州组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石灰岩,夹灰色钙质泥岩、薄层灰质 白云岩,顶部为浅灰色厚层砾状生物碎屑灰岩,风化后呈“炉渣状” 。 (4)上统黄龙组 以灰岩为主,富含海相生物化石,其中蜓化石是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按灰岩结 构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浅灰、灰白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泥晶石灰岩。 上部:灰白、浅灰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亮晶砂屑石灰岩, 。 本组属正常浅海相沿积,下部属潮下低能环境,上部则为高能浅滩环境,以生物 沉积作用为主。 (5)上统船山组 主要岩性为灰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亮晶核形石灰岩,局部夹深灰色泥晶石 灰岩。 33. .二叠系二叠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