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结题报告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十八大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 , 2006 年 4 月 25 日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精神, 《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 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蔡元培先生说过:欲知明日 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育人,由校园的物质形态所 涵盖校园意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打造特色学校推进学校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 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作用、陶冶与规范作 用。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 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 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反映办学理念、 展示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还是一种引领、 一种价值认同、一种追求境界,是师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目 标总和。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习、 思考、 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 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能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 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 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 1 / 8 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 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 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 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学校文化越来越成为教育 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因为学校文化建设既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 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顺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的研究,能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系。 同时也能促进了学生家庭文化生活的改变, 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必能促使其家长对 学校的关爱,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能得到家长的认 同。让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家庭的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 社会建设。 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教育的过程中, 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价值功能,这主要表现在: 1、陶冶功能。校园文化比传统的教育教学更具有独特的效能。首先,它要 求创设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 系等方式表现出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的各方面特别是育人起到指导作用;其 次,它以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起到 规范、引导作用,这种濡化、规范作用是无所不在的,深远长久的。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 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 向诸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 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各种求知欲望和业余生活的需 要, 他们的过剩精力也需要在课堂之外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则为他们提 2 / 8 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环境,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 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还是促 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加强素质的培养,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等,都大有 好处。 4、导向功能。学校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 各种各样的思想、 观念、 思维在这里交流碰撞, 使莘莘学子耳濡目染, 浸润其中。 所以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担负着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 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其正确与否, 往往取决于校园文化是充分发挥正面的积极引 导作用还是起到负面的消极影响。 5、社会整合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中介”,起着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 使社会系统在整个运作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作用。校园里的每个成员在 一定的校园背景下,其观念将与社会主流文化不断融合,同时,作为学校的文化 载体, 他们又将校园文化带入社会并作用于社会大文化。正是校园文化这些重要 的价值功能,才促使了教育工作者对它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 三、课题实施条件: (学校各种关于德育方面的表彰)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校园 大环境。 学校有浓郁的课题研究氛围, 有一整套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制度,学校主要 领导对研究课题高度重视,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经验。课题组成员有较高的研究能 力和水平, 课题组组长曾多次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学习,课题组全体成员有强 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为本课题研究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为了本课题研究,学校相关的资料比较丰富,网络、影视、书报、杂志都可 以找到有关的材料,实验器具齐备,在教学设备上能满足广大驾驶学生需求,由 于具备了这些条件,使这个课题具有了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 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 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方法和规律。 3 / 8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学界定“校园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校园 文化”教育价值的目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校创设了形式多 样的主题班会如: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 ;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 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 ;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 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 失意等)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 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上学期还举行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四届 主题班队会竞赛,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