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3篇)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仔细贯彻落实____《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进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进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心理小辅导员的管理,利用“心理减压站”社团,使我校的心辅工作上一个台阶。 2、在学校网站开设版块,提供心辅的空中平台,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接受学生家长的咨询。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你心我知”心理广播的质量。 4、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老师的心辅水平。 5、继续开设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心理辅导促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6、开设团体辅导观摩课,加强讨论,提高实效。 7、撰写个案、论文,注重资料的积累。 三、具体工作: 队伍: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教导为分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全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目前我校已有____名老师通过了新区心理咨询的培训,并猎取了相关证书。本学期我校将加大老师的培训面,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区心理辅导中心举办的各类辅导班,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将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我校作专题讲座,争取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日上台阶。 团辅:在前几年我校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础上,今年的____年级开设此课,每周每班开设一节,期末上交教案。组织校内的讨论课,并组织参加片里的观摩课。常常吸收反馈,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 个辅:继续建立对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接待制度,在每周一到周五中午的11:50—12:50为个别心理辅导开放时间。作好情况记载并作资料保存。心理辅导员每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的沟通与分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宣传:今年为了加大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了三块宣传阵地。一块是利用每周二的谈话课时间开设“你心我知”的专题广播,到时将播送学生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 第二块宣传阵地是辅导站与工会结合,利用工会的板报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 第三块是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地提供心理辅导方面的信息,接受学生、家长等的咨询。 常规:班主任作好每学期1位学生的个案分析,撰写心理健康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一篇,期末上交。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区举办的相关论文竞赛。注重资料的积累,在校学生进行心理素养测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____和____为指导,仔细贯彻全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抓手之一,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既要体现时代性,把握好师生心理进展的规律性,同时开展工作富于制造性。通过课题讨论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促进师生心理素养的提高。 二、主要内容 (一)继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网络。 分管校长 德育领导少先队辅导 各班主任心理辅导室小辅导员“心灵之约”联盟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 期初制订好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活动计划,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加强对团队辅导方法的讨论,常常性的了解学生中出现的有普遍性、针对性或特别性的心理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继续开展好培训工作。 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老师对全体班主任做好校内的培训,同时选派好老师参加区级的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素养。 (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邀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作专题讲座。 2、通过小广播、小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 3、通过心理辅导课加强对学生的团体辅导。 4、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加强对各类偏差生或近期各方面表现有起伏学生的访谈工作,要求主动出击,建档立卡,做好跟踪疏导工作。 5、依托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好“心灵之约联盟”和小辅导员的知心姐姐活动。 6、通过开展有益的活动,如各种小队活动,奖章活动等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7、继续开展好一室、一线、一箱常规工作,为广阔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三)加强科研工作,切实做好《老师目前心理状况讨论及对策》的课题讨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进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进展和整体素养全面提高的教育。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定要求和广阔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自身进展的需要 爱里克森(E.H.Erikson)的个性进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进展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别的目标、任务和冲突。每个阶段的进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进展危机,每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及社会观有着深运的影响。他把心理进展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小学生处于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感”。假如小学生这一阶段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那么,这种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就会助长其胜任感,而困难和挫折则容易导致自卑感;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经验,对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育的现实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科学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养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学校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养成长。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育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