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评述优秀范文
谈德与才谈德与才----资治通鉴笔记资治通鉴笔记 臣光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笔记: 司马光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 国之乱臣, 家之败子, 都是由于 “才” 胜出 “德” 的缘故。才的价值是中立的,无所谓善恶,可以用它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所以, 要树立“德”的绝对引领和优先地位,用“德”来驾御“才”,这样才是正道。 但这里的问题是:德和才能否分开?一个人能否在有“德”的同时还有“才”?所 谓德才兼备是不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根本就不会存在?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牵涉到我们对“德”和“才”的理解。什么是“才”呢?“才” 就是“智”,而中国的“智”总表现在微妙的人际关系中,而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表现为对 科学的探究。在西方社会中,“德”和“才”用力的方向不一致,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德” 和“才”的关系问题。“德”体现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品质和修养,而“智” 体现为人和自然的关系, 表现为一种科学精神。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是一 个道德败坏的人,相反,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能在智力方面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人。这些社 会都能容忍,因为西方有维护个人价值和尊严的制度。 西方的宗教精神不相信人是善的, 因 为他们偷食了禁果,心中已经有了恶的种子。 正因为人任何时候都有作恶的动机和冲动, 所 以西方有着严格的法律,以法律调节人际关系,以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人的行为。 所以,西方不弘扬道德,也不鞭笞非道德,只是强调法律的尊严。 只要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活动,就无可厚非。你道德品质再差也没有关系,只要别违反法律,也没有人会“千夫所 指”的谴责你, 因为西方本来就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每个人的选择都无可厚非,都值得 尊重。 也正因为此,西方人在“人事”方面没有太多的智慧,可以说很单纯,因为法律和 制度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 只要按规矩去做就可以了,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在人际关系方面浪 费过多精神,他们的智力一般都投向了科学和技术领域, 而不是人际关系中的左右逢源。 尽 管西方也出现了大量的管理智慧之类的东西, 但这些大多都是让人拥有什么品质, 比如勤奋、 意志力、执行力等等,而不是让人去掌握人际关系的微妙。 因为法律和制度在根本处已经限 制了人的“投机取巧”。 而中国则不是这样了。中国的“德”和“才”表现在同一个地方,即人际关系中。 所谓的“德”要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 “才”也要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 “德” 是什么? 道德和功利目的是互相排斥的, 它总是表现为对必然性的超越。 或者说,它总是在做在理性 看来毫无道理的事情。也正因为此, 人才获得了尊严,才比动物崇高。 人在作出道德选择的 时候,排斥了“成本”和“收益”的算计,而是“当机立断”。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皆有休惕测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 其声而然也。” 看见一个孩子掉到井里,我立刻下去把他救上来,并不是因为我和这个孩 子的父母是好朋友, 也不是因为贪图救上这个孩子来会得到好名声, 置之不理会得到坏名声。 当我作出这种道德选择的时候, 根本就没有进行这样的算计和衡量: 对我有利就去做,没有 利就不去做。邱少云在大火焚烧的时候之所以选择了纹丝不动, 不是因为他不怕疼,而是因 为他为了一个信念而超越了求生的动物本能。 康德说,道德彰显的是人真正的自由, 因为只 有超越了人的本能,属于人的自由才会彰显。 如果说“德”是对功利目的的排斥,那么“才”呢?“才”恰恰是对功利目的的迎 合。所谓的“才智”不过是在“得”和“失”、“进”和“退”、“进攻”和“防守”之间 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罢了。 没有这种算计和衡量, 我们不能说它有 “智” 。 诸葛亮有 “才” , 是因为他总能在与敌人的斡旋中善于衡量和取舍, 表现出其足智多谋的一面。 张飞没有 “才” , 是因为他比较冲动,做事情不计后果。 所以不赞成司马光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德”和“才”是互相排斥的。因为 中国文化所决定的价值取向, “德”和“才”同时向一个地方用力,所以它们往往纠缠在一 起,真假难辨。我们有时候根本分不清一种行为到底是“德”还是“才”。有时候,“德” 也是一种“才”,因为所谓的“德”不过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罢了。有时候,“才”也是 一种“德”,因为正是因为有“才”,才能打起“德”的幌子。赵襄子为了能上位,用尽心 机,我们可以说他有“才”,但不能说他有“德”。他表现出来的“德”,我们实在不知道 是真“德”还是假“德”,也许,他内心中根本就不是信奉道德的人,而是装着讲道德,博 得民心而已。所以,更多的是一种“才”,而不是“德”。 而那些真正有“德”的人呢?因为他们不精于算计,不计较得失,总是表现得那么 没有“才”。当智瑶灭门、智氏大势已去,智果、希疵这些重要谋臣都选择了逃避,只有豫 让在这个时候还要螳臂当车, 自不量力的为主子报仇。 他明知道这样做很可能会死去, 但还 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还要飞蛾投火去送死。豫让根本不能算有“才”,因为他既不具有 明哲保身的小聪明,更没有“隐忍谋国”的大智慧。即使去报酬,豫让的策略也是那么迂腐 可笑,“漆身为赖,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还没有报仇,先自残,让全身长 满癞疮,让自己变成哑巴,连他老婆都不认识他了。这样做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明智的人 绝对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即使能达到,代价也太大,何况豫让还有更为便捷 的方式报仇,正如他的朋友所说的: “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 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以你的才能,可以假装投降赵襄子,得到 他的宠信,接近他,然后再轻而易举的报仇, 何苦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但豫让却固执地认 为“既已委身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 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试想,一个有智慧,有才华的人,怎么会如此地固 执和迂腐?所以, 豫让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中国历史上, 那些在内心中把道德看作生命的人, 都在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以至于在行为中总表现得那么迂腐不化,好像在自寻死路, 伯夷、叔齐、荆坷、方孝儒。。。不胜枚举。他们的命运是注定的,他们是悲壮的英雄,走 的是一条悲剧之路, 唯有用鲜血和生命, 才能将自己所坚守的道德和品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他们没有去算计,尽管可能有算计的本事,他们没有去施展所谓的“才华”,尽管他们 可能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反之,那些能够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有“才”之士又怎么 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相反, 那些道德高尚的人, 又怎么会是一个攻于算计和权衡的谋 略高手呢? 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德”和“才”的关系不过是文化中“仁”和“智”之 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仁与智的纠缠, 注定了德与才的纠缠。一方面,中国人所引以 自豪的道德境界, 被一些悲壮的仁人志士所演绎, 他们的道德楷模的地位恰恰是以牺牲和死 亡表现出来。而在政治上,权谋的“智”又往往是打着道德的旗号出现的。 与主任讨论德与才,主任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