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体育公园规划
砀山体育公园规划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县人民群众身 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发挥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 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 三中、 四中、 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把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 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作为根本目标,以建 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 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权益,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 业,推进全县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幸福健康砀山 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日趋完善, 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 益显著。全民健身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 的局面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 加明晰。 (一)锻炼人数不断增多。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 育健身成为群众普遍的生活方式,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 3 次、 每次不少 于 30 分钟。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 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残疾 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断提高,与全省平均水平相一致并长期保持。 (二)群众体质明显增强。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达 98%以上。 在校学生普遍达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基本要求, 学生的耐力、 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健身场地日趋完善。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标准逐步提高,实现县级 “一场两馆” (1 个县级公共体育场、1 个县级公共体育馆和 1 个县级公共游泳 馆) ,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1.8 平方米。全县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社 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建构“15 分钟健身圈”。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 较大提高,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 70%,形成布局合理、 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健身设施网络格局。 (四)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 动,统筹推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 行的健身活动,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化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使健身活动项目更 加丰富。 (五)健身网络逐步延伸。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网络、社会团体网络、体育协 会网络和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在全民健身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体育协会逐步实现实 体化全民健身辅导站,形成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网络。 (六)志愿服务不断发展。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注册管理工作,广泛 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逐步形成组织落实、结 构合理、覆盖全县、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指导服务不断完善。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组织活动等形式, 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依据个人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八)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 求,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 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规范健身市场,积极引导和探索全民 健身消费渠道,促进体育健身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各镇 (园区) 和县直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 《砀山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 2020 年) 》 作为本单位依法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 将发展全民健身 事业、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本部门重要工作日程,在经费、机构 和人员等方面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政策扶持等多种方 式,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 作作为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 2.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 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县政府工作报 告,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三纳入”落到 实处。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 1.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体育健身活动形式和方法,引导和鼓 励群众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县教育体育部门指导各镇(园区)和县直各部门 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体育竞赛活动,突出健身性、参与性、 趣味性。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指导,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锻炼时间。 2.组织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利用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梨花节、 酥梨采摘节等节庆时段, 开展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坚持办好每年 1 次的“全民健 身日”活动和“五一五四”运动会,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3.创建区域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依托砀山酥梨之乡、武术之乡的巨大影响, 充分利用砀山百万亩果园、黄河故道等旅游资源,每年举办砀山县梨园马拉松、 环江淮骑行、马术比赛等旅游赛事活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品牌, 提高砀山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4.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实施“互联网+全民健身”行动计划,推广“运动处 方”,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 1860 人。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 实现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达标率达到 92%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 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施《砀山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 中小型、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大对空闲场所的改造利用, 结合公园广场绿地,建设健身步道 20 公里以上。 县级:建成“五个一” ,即:一个 6000 座体育馆、一个 20000 座体育场、 一个 3000 座标准游泳设施、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 镇(园区) :所有镇(园区)均建有公共体育设施,50%以上镇(园区)建 成“三个一”,即:一个小型室内健身中心、一个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 类运动场。 行政村(社区) :所有行政村均建有公共体育设施,50%行政村农民体育健 身工程升级换代, 50%以上建有室内体育活动室; 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 到 100%,其中 50%以上建有“两个一”,即:一个室内健身俱乐部,一个室外 健身广场。 盘活存量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依法推进符合条件的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 励民建民营体育场馆公益性对外开放,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运 营。 (四)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动网络向基层延伸 1.加强宏观设计和有效指导。县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要加强自 身建设,及时研究重大事项、协调各方立场、部署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