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别称及注解
书的别称及注解 书的别称及注解 百城: 《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 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 所以书也称“书田”。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 “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经,经书,泛指最 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 笥, 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 韵》 :“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又《徐陵·晋陵太 守王励德政碑》 :“学则经笥,文为世珍。”后人用“经笥”代好 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 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喻博学,后人用以代 指数量惊人的书。灾梨枣: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古 用梨木、枣木刻书,专刻质量差的文章,意思是让梨枣木受 灾, 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使铅字倒霉。千钟粟、 黄金屋、 颜如玉:宋真宗《劝学文》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 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封建时 代常用来代指书籍。五车: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 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柳 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 马。”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 书。丹铅: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明代杨 慎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 。后人亦用来借 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古代图书的两个别称 一、牙签 1、唐韩愈诗《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 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2、南唐后主李煜诗《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 书同付火烧。” 3、清代鲍廷博诗《挽顾抱冲茂才》 :“整整牙签万轴陈,林间 早乞著书身。” 以上诗中“牙签”均指图书。 图书为何在古代又称之为牙签呢?这是因为古代图书早期 形态多为卷轴,卷轴上悬挂的标签牌多用象牙或兽骨制作, 以区别甲乙,利用检索,后遂指代图书。后来“牙签”的名让 图书占有了。而古代的牙签则称之为“剔齿”、“剔齿签”、“剔 牙杖”、“牙杖”、“挑牙”、“柳杖”等。 二、梨枣 1、 清代袁枚 《秋夜杂诗》 之九: “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 2、明代谈迁《北游录·上吴骏公太史书》:“饥梨渴枣,遂市 阅户录,尝重研百里之外,苦不堪述。” 以上“梨枣”均指图书。 图书在古代称之为“梨枣”,源自中国的印刷术。梨树和枣树 是最为理想的刻印材料,不仅品质符合刻板要求,而且取材 容易。因而“梨枣”便成了图书的另一称呼。 书籍的别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籍,人类文明将失去重要 载体。本文要说说书籍本身的部件和成书过程中有关的别称。 一部书,就像人体一样,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书的正 面首页,称为“封面”,又叫“书面”、“封一”、“封皮”、“书皮”、 “书衣”。封面的背面称为“封里”,又叫“封二”。书的后表层, 称为“封底”,又叫“封四”,它们背面称为“封底里”,又叫“封三”。 书籍被装订住的一边叫“书背”,又叫“书脊”。新式装订的书籍, 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与书背相对的一 边叫“书口”、“翻口”,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 页数等。在封面的后面有“衬页”,又叫“补页”,分为“双衬”和 “单衬”。在封面或衬页的后面有“扉页”,古代称之为“护页”或 “副页”。扉页的正面往往刊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的名 称;扉页的背面刊有图书版本记录等事项。扉页过后,才开 始进入书的主体部分, 书页上印有文字和图画的部分称为“版 心”,不包括四周的白边。 版心到书顶的一段空白称为“天头”, 亦称“书眉”,通常在阅读时作眉批之用。版心到书根的一段 空白称为“地脚”,与天头合称为“天地头”;版心到书背的一段 空白称为“订口”。 书籍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版心”。 正文的前面往往有“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等。其后往往有“凡 例”,又称“例言”、“发凡”,是说明著作内容、编纂体例的文 字。“凡例”语出杜预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 经国之常制,国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凡例之后,一般是 “目录”,又称“事目”、“总目”或“序目”,古代称之为“最凡”、“最 目”,今天仍有沿用,是用来总括书的内容、提要和目次的。 《周易·天官·司会》中曰:“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汉朝的刘 玄作注说:“书,谓簿书契,其要凡也。”注释曰:“最凡,为 计要之多少,以为契要。”孙治让的 《周礼正义》上又说:“最 凡与最目义同。” 目录之前或后是“序”,序也叫“叙”或“绪”,又称“序言”、“序文”、 “序论”、“绪论”、“绪言”、“叙言”、“前言”、“前记”、“弁言”或“书 首”。也就是发端之言,说在前面的话。《庄子·渔父》:“曩者 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释文曰:“绪言,犹 先言也。”弁, 是古代的一种帽子,所以人们就用弁言喻称序 言。唐以后称简短的序为“引”。宋苏询父名叫“序”,询文因讳 “序”而称“引”,后人沿用。因此序、引遂指同一文体。引亦称 “引言”或“引文”。 书的正文又称为“本文”。其中不附加注解评点的正文称为“白 文”,《朱子全书·易》说:“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 只读白文。” 很多书都有注解,特别是重要的古籍。这种对先秦经典作注 释的工作始于汉代,这些注释称为“传”、“笺”。如《诗经》就 是毛亨传,郑玄笺。开始“传”与“笺”都有它们的特定含义。传 (zhuan 音撰),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传的意思。到 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不仅解释正文,而且给前人 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或“正义”。 注解还称为“解”、“训”或“诂”。“解”、“训”都有解释之意,同时 也是对古代典籍的注解。“诂”指用现代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 字, 也指古代语言文字的词的本义。 “诂”常常与“训”连在一起, 称为“训诂”或“诂训”。“故”通诂,所以也称“故训”、“训故”,都 是对古言古义的解释。 注释还称为“章句”,即剖章析句的意思, 后泛指书籍的注解。 注解除了有注、传、笺、疏、训、故、诂、解等称呼,后世 又增添了许多双音词, 其义也基本相同, 如: “注文”、“诂语”、 “注说”、“注述”、“注训”、“注脚”、“注疏”、“注解”、“注释”、“训 注”、“训传”、“训解”、“训释”、“疏注”、“笺注”、“笺训”、“传 记”、“传笺”等等。 正文的后面, 大多有后记, 亦称为“跋”、“书后”。它和序一样, 是一种文体,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往往由作者抒发写作过程 中的甘苦或请后学或同仁作一评价。倘若这些跋是由编辑写 的,这些跋称“编写”或“编后记”。一些书的后记后面还有“索 引”,又称“备检”、“通检”、“引得”。它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 容摘记下来,注明出处,按次序排列,以作备检。 我国远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有了著述。 那时书写的材料为“简” 与“帛”。简是竹片或木片,称“札”或“牍”,后统称为简。把若 干简编在一起的称“策”或“册”。帛是古代丝织物的统称,素是 白色生绢,都是书写材料。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 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为纸。”清代俞樾《茶香室续 钞·宋人书贴犹用竹简》说: “南宋初,士大夫书翰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