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实验一 饮片切制饮片切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饮片切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饮片类型。 3. 掌握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手工切制 薄片:当归、白芍。 厚片:丹参、大黄。 斜片:黄芪。 直片:白术。 段:党参、麻黄。 丝:陈皮(细丝)、瓜蒌皮(宽丝)。 块:阿胶(丁)。 2. 机器切制 槟榔、川芎、甘草。 三、实验工具、设备 片刀、切药刀、切药板、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 (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 1. 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2. 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3. 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4. 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厚片, 晾干或低温干燥。 5. 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斜片,干燥。 6.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直片,干燥。 7. 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8. 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细丝,阴干。 10. 瓜蒌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宽丝,干燥。 11. 阿胶: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12. 槟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3. 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4. 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五、注意事项 1. 为减少药材浸入水中的时间,应大小、粗细分档软化,以少泡多润,药透水尽为原 则。 2. 软化过程较长,药材易发生质变,应勤检查,勤处理。 3. 软化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材质量或增加切制时的困难,应经常检查药材软化程度。 4. 机器切制应注意检查机器,按章操作;手工切制应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的速度, 放刀要平稳;注意操作安全。 5. 自然干燥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质;人工干燥应控制好干燥温度及时间。 附 1: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 弯曲法——将软化后的药材握于手中,大姆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 格。适用于长条状药材,如白芍等。 指掐法——以手指甲能掐入软化后的药材表面为宜。适用于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等。穿刺法——以铁 扦能刺穿软化后的药材而无硬心感为宜,适用于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等。手捏法——以手捏软化后 药材的粗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适用于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如当归等。药材软化至以手握无响 声及无坚硬感即可。适用于一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如延胡索等。 附 2:常见饮片类型及规格 1.极薄片:厚度为 05mm 以下。 2.薄片:厚度为 1,2mm。 3.厚片:厚度为 2,4mm。 4.斜片:厚度为 2,4?。 5.直片(顺片):厚度为 2,4?。 6.丝:细丝 2,3mm,宽丝 5,10?。 7.段:长为 10,15mm。 8.块:为 8,12mm 的立方块。 六、思考题 1. 药材为什么要切制成饮片, 2. 药材浸泡软化适当与否对药材质量和切制有何影响, 实验二实验二 清炒法清炒法( (一一)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的不同火候。 二、实验内容 1. 炒黄:王不留行、牵牛子、牛蒡子、薏苡仁、莱菔子。 2. 炒焦:山楂、栀子、槟榔、川楝子、麦芽。 3. 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三、实验工具、设备 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 筛子、温度计、烧杯、铜冲等。 四、实验方法 (一)炒黄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不断翻动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 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取出,放凉。 1.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大部分爆白花,取 出,放凉。 2. 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鼓起,颜色 加深,并透出香气,取出,放凉。 3. 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断面 浅黄色,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4. 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淡黄色,略鼓起, 取出,放凉。 5.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色泽加深,有爆 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二)炒焦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 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取出,放凉。 1. 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取出,放凉。 2. 焦栀子:取净栀子,捣碎,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3. 焦槟榔:取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4. 焦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片或捣成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 取出,放凉。 5. 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焦黄色,鼓 起,并有焦香气时,取出,放凉。 五、清炒法的注意事项 1. 炒前药物应大小分档,分次炒制,避免加热时生熟不匀。 2. 炒时应选择适当火力,并控制加热时间;一般炒黄用文火,炒焦用中火,炒炭用武 火。同时应根据各药的特点作适当的调节。 3. 操作时,锅要预热,搅拌要均匀。 4. 炒黄的药物应防止焦化、炒焦的药物应防止炭化 5. 炒焦的药物应注意防火,必需完全放冷并仔细检查确实无火星后贮藏。 实验三实验三 清炒法清炒法( (二二) )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炭法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标准。 二、实验内容 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三、实验工具、设备 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 烧杯、铜冲等。 四、实验方法 炒炭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焦褐 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1. 姜炭: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 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 2. 蒲黄炭: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 尽火星,取出,晾干。 3. 荆芥炭:取荆芥段,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制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 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4. 槐米炭:取净槐米,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 净火星,炒干,取出,放凉。 5. 小蓟炭:取小蓟段,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黄褐色, 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五、清炒法的注意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