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备件库房的建立及设备管理范文
冲焊厂设备备件库房的建立及设备管理 备件仓库管理工作,是备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备件储备有利于 设备的正常运行。过多的储备会造成有限的维修资金积压,过少的备件会影响到生产的 正常运转。做好备件仓库保管工作,是做好备件供应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备件的 保管、保养,确保及时按质、按量地供应。合理储备、加速周转,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1.仓库建立 对仓库的基本要求如下。 1. 仓库位置要便于备件出入、 运输、 方便生产车间领用。 要尽量避开有腐蚀性气体、 粉尘、辐射热等有害物质的危害。 2.库房要考虑防洪排水,避免库区积水。 3.库房的水、电要方便。水是仓库安全消防的重要条件;电是备件运输、装卸机 械化的动力和照明所必需的。 4.库房要求防尘、防热、防冻、防潮、防震。既能封闭隔离,又能达到通风良好。 5.室外露天库,地面应有排水坡度及小沟,应设置垫木或其他代用的垫置物。 2.备件的 ABC 管理 备件的 ABC 管理法是物资管理中 ABC 分类控制法在备件管理中的应用。 它是根据 备件品种规格多、占用资金多和各类备件库存时间、价格差异大的特点,采用 ABC 分 类控制法的分类原则而实行的库存管理办法,具体分类如表 1-1 表 1-1 备件的 ABC 管理参考表 备件分品种数占库存品种总价值占库存资金总额 类数的比重(%)的比重(%) A 类10 左右50~70 B 类25 左右20~30 C 类65 左右10~30 对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备件,应当采用不同的库存量控制方法。A 类备件的特点 一般为储备期长(周转速度慢)、重要程度高、储备件数较少(通常只有一、二件)、 采购制造较困难而价格又较高的备件。对 A 类备件要重点控制,应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 控制进货,尽量按最经济、最合理的批量和时间进行订货和采购。可采取定时、定量进 货供应,保证生产的正常需要。对 B 类备件的控制不如 A 类那样严格,订货批量可以 适当加大,时间可稍有机动, 对库存量的控制也可比 A 类稍宽一些。C 类物资由于其耗 用资金不太大而品种较多,为了简化物资管理,可按照计划需用量一次订货,或适当延 长订货间隔期,减少订货次数。备件 ABC 分类管理法的原理是将维修所需各类备件, 按单价高低、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购难易,分为 ABC 三类。占用储备金额较多、 采购较难、重要性大的为 A 类备件,在订货批量和库存储备方面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资金占用少,采购容易和比较次要的定为 C 类备件,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管理和控制; A、 C 类之间的备件定为 B 类备件, 实行一般的管理和控制。 一般, A 类备件大约占 10%, 金额大约占 70%~75%;B 类备件大约占 15%~25%,金额大约占20%~25%;C 类 备件大约占 65%~75%,金额大约占 5%左右。 备件存放位置的总体策略大概可以从下面的方面考虑: 1)依照备件特性来储存。 2)大批量备件使用大库区,小批量备件使用小库区。 3)能安全有效率储放于高位的备件使用高库区。 4)储存笨重、体积大的备件应放置在较坚固的层架底层及接近出货的区域。 5)在一定限重的层架上储存较轻备件。 6)将相同或相似的备件尽可能靠近储放。 7)积压的备件或小、轻及容易处理的备件品种应存放在较远库区。 8)周转率低的备件尽量远离进货、出货区或放在仓库较高的区域。 9)周转率高的备件尽量放于接近出货区或较低的区域。 10)仓库服务设施和装备应选放在低层楼区。 3 备件仓位码的标识 坚持“物有定位”原则,坚持做到仓库内所有配件均定位存放,每一种配件都具有 唯一的仓位编码。 备件仓位码的构成方法为: 区域编码+货架号+货架层号+本层位置号。 各号码之间插入短横线。区域编码用英文字母表示;同一个区域内的货架用同一组流水 号表示货架号,本区域内货架号由外向内依次排列;同一个货架用同一组流水号表示货 架层号, 货架层号应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货架的同一层用同一组流水号表示本层位置号, 本层位置号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举例:A-01-2-01 A :区域编码,指仓库 A 货区 01:货架号,表示该货区内的 01 号货架 2 :货架层号,表示该货架的第二层 01:本层位置号,表示该层的第一个位置。 一种配件存放在一个货位上,对应一个仓位码。应按备件体积、大小、销量及性质分类 安排货位摆放;货位安排应能满足标准库存量配件的存放,避免因货位不足导致配件分 开存放。常用备件要放在离发货区近的货架上。仓管人员应定期根据库存情况对货位和 货架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存储空间。 4 建立备件台账 1)将备件的所有信息输入备件台账:备件名称、规格型号、材质、购入日期、主要 技术参数、最高和最低储备额、实际库存量、库存地址、更换周期、报废日期等信息, 并不断修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备件管理技术资料,为备件计划、库存、定额、统计 分析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便于设备管理员、机修和班组人员掌握备件情况。 2)当备件被领用时,要将备件的具体使用位置输入数据库。 3)备件报废以后,通过以旧换新,回收旧备件,统计备件的寿命周期。 5 备件的合理储备 确定备件的储备定额,是备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编制设备维修各类备件计 划的基础资料,是指导备件生产、订货、采购、储备,以及科学、经济地管理库房的依 据。从广义上讲,储备定额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和设备维修,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 收集各类有关资料并经过计算机和实际统计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备件储备数量、 库存资金 和储备时间等的标准限额。其分类如下: 狭义的备件储备定额指备件卡中所列的各类备件的储备量定额。 它是备件技术管理 的一项重要工作。 5.1 备件储备量定额的计算 5.1.1 备件储备定额计算公式的意义 经常储备哪些备件取决于备件的使用寿命,而储备多少,则取决于备件的消耗量和 本企业的机修能力和供应周期。确定备件储备量定额时,应以满足设备维修需要、保证 生产和不积压备件资金、缩短储备周期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由于零件的使用寿 命(C)不易掌握,一般以实际消耗量(M)代替。 即: M= E/ C 这样上述公式可变为: D=K•M•Z 式中,备件平均使用寿命(C)是指同种单个备件从开始使用到不能使用为止的平均 寿命时间, 以月计算。 计算 C 值需不断积累备件的实际消耗情况并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 情况。备件拥有量(E)是指本企业所有生产设备上所装同一种备件的数量(不是指库存 数量)。自制备件的拥有量=单台设备装有的相同自制备件数×同型设备台数外购备件的 拥有量=设备备件卡或说明书等资料中统计的单台数字×同型设备台数备件消耗量 (M)――指在一定时间内同种备件的实际消耗件数,可用一个大修周期的实际平均消耗 量来代替理论上的消耗量。 供应周期(Z)――对自制备件是指从提出申请到成品入库所需 的时间;对外购备件则是指从提出申请至到货入库的时间。系数(K)――根据企业的设 备管理与维修水平,备件制造能力及制造水平,地区供应及协作条件等确定,条件好的 用小数,条件差的用大数。 5.1.2 自制备件最大、最小储备量和订货点的确定 最小(低)件储备量 D min 是备件的最低储备限额,即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