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风格
李安电影风格李安电影风格 李安的电影风格 李安无疑是华裔导演中最为成功的一个。 他的成功不像吴宇森一样在名气上风头盖人, 而是 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风格路线, 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李安 的导演风格和东方是分割不开的。但是单靠这样的思想是无法在美国影坛占据一席之地的。 李安的发迹是在台湾但是他的事业颠峰却在美国李安的发迹是。用一位美籍华人的话说就 是: 李安把到了美国人的脉。 从当初获得金马奖的 《喜宴》 到去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 《断 背山》,他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点。 分析导演的风格首先要从导演的文化背景着手, 东方思想是儒家和道家的结合, 李安的电影 中这种思想是绝对的主流。他早期的作品“父亲三部曲”:《饮食男女》, 《推手》, 《喜宴》 都是在台湾完成的, 其中的父亲形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而他的形象都是传统保守的 父辈。保守多余开放,所以这三部作品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教义,但是他们的结 局都是被势不可挡的所谓“现代的自由热潮”所冲破。 也体现了新旧思想的交替给普通人所带 来的冲击。 但是与其恰恰相反的是他后期在美国的电影中却到处体现着儒家的似的含蓄。 例 如他在 1995 年拍摄的《理智与情感》,2005 年的《断背山》都是含蓄的东方之道的表现。 但是他的电影思想都不是绝对的, 在台湾的电影他着重表现开放的思想, 而在美国他却宣扬 着含蓄的东方文化, 使得两地的观众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所以不得不承认他驾驭观众心理 的智慧。总体来说他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影响着不同的人群,这也是他自身中庸之道的体现。 说完了他的电影思想我们不妨从他的电影具体手法和风格来分析。 第一:他的电影大量的使用了白描的手法,例如《饮食男女》 中的父亲做菜的描写以及他为 邻居女儿送饭的场面描写。 都是很平淡的生活化的体现, 这也是大多数文艺片所管用的手法。 所以他的电影看上去都平淡无奇, 却让人发自心底感到一种舒适。 但是从这种舒适中又让人 从电影的主题中感到一种挣脱似的震撼。 第二:幽默是电影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 而李安的电影也从不缺少幽默, 与众不同的是他的 幽默多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例如《喜宴》中的假结婚, 《卧虎藏龙》中小虎戏弄玉蛟龙的 场景。又如类似与金凯利的《变相怪杰》一般的《绿巨人》,都是他平淡的消遣。 第三:淡化电影里明显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电影不可缺少的, 大多数电影里的冲突表现为明 显的动作和语言甚至是过激的吵骂和呕斗。李安的电影冲突大多是心理上或意识形态上的。 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是通过一些隐晦的镜头语言让人感到一场大战正激烈的进行着。 第四:同一主题的不断轮回。在《卧虎藏龙》的导演阐述中他说到:其实没个人心中都卧虎 藏龙,一旦爆发就不能再回头了。而他的《断背山》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 一座断背山,一旦进如就不能在回头了。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在强调一种禁锢和挣脱。、 我个人认为李安最有代表性的电影是《卧虎藏龙》。 所以就具体分析一下这部影片。电影是 根据清朝的武侠小说改编, 原本的小说里玉蛟龙的形象就是一个很有天赋, 性格乖张的少女, 但是在电影中却被李安赋予了她一种新的形象, 她变成了一个被禁锢了太久而渴望自由的侠 女。 在平和的格调下她成了点亮全局的焦点。 片中的李慕白和秀莲的爱情则是传统的含蓄的 爱情。他们的悲剧恰恰产生于这种含蓄, 表达爱意的一刻就是他们生死分离的一刻, 含蓄是 一种悲剧, 挣脱也是一种悲剧。 挣脱了禁锢的玉蛟龙结局也是自己结束了生命但是坠崖的那 一刻他的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的。 武侠片就应该有武侠片的特点, 片中的打斗场面更是精彩, 但这些打斗却被李安安排的诗情 画意。仿佛这些打斗的过程就已经和造化融为一体。 电影配乐里大提琴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被禁锢的压抑感也为片中的沙漠风景增加了厚重感。 片子是华语电影所以李安加进了许多有东方情趣的东西, 比如轻功,竹海等。表达的内容也 浅显易懂, 因此吸引了更多国外观众的眼球。 但是影片中的想要表达的思想却让此片成为一 个社会文艺片而不简单的是传统的武侠片。 这也是《卧虎藏龙》为李安赢得金球奖最佳导演 奖的原因。 李安电影风格李安电影风格 丹纳在《艺术哲学》不认为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而是有客观规律可寻。都取决 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而具体到一个时期,一个艺术家也都有规律可寻。但实际情 况是艺术标准非常抽象, 没有谁可以给出一个公式来计算衡量艺术的价值尺度, 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 这问题出在那里?难道是丹纳说错了?原因是出在观察的角度 不同,《艺术哲学》其实就是一部艺术史,从艺术史实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的 判断逻辑本身依然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比如风格这样的模糊判断, 丹纳强调则是 特征。但一种风格和特征还是可以被一些人共同认知的, 对艺术哲学的判断,不是是否绝对 客观的问题, 而是被多少人认同的问题。 对艺术史实的观察和欣赏艺术实际是完全不同两个 角度, 研究艺术史的艺术哲学是将艺术品作为一种人类精神的存在来看待, 实际忽视了审美 愉悦,即使是美学也是如此也忽视了主观审美感觉。究竟如何平衡这两者,这本身是很大的难 题,所以艺术哲学就是哲学,不是艺术。尼采尝试了将艺术和哲学融合在一起,但代价是放弃 理性思维的结构。这是天生难以两全的事情。 我们沿着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这个思路往下说, 前提是要相信丹纳所说的, 那么每一个艺 术家都是有风格可以总结的。 现在的问题是李安的电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先按照通常的电 影分类来简单回顾一下李安的主要电影作品,《绿巨人》一部根据美国漫画改编的科幻片, 《断背山》是一部同性恋电影,算是爱情片吧,《卧虎藏龙》是一部武侠片,《色戒》没有类 型可言,总不能算三级片。傻眼了没有任何共同性。 但有规律可寻是被很多艺术理论所支持 的观点。李安为什么难以总结?我们先把李安放下,把话题绕远点,从种族、环境、时代讲 起,国民党退守台湾时, 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特地将住在孔府的孔子嫡系子孙带往台湾, 后来 还在台北建了座故宫, 做这两件事情的目的显而易见是想证明中华民族正统在台湾, 尽管这 两件事看起来用来证明这个问题有点勉强, 但这是可操作性的底线, 没有其他可做的了。 大 陆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就是给与宋庆龄很高的政治荣誉。 这也象一个被休的正室夫人离家时抱 走了祖宗的牌位供奉起来。按照这逻辑, 大陆就是个姨太太,新加坡也就是一小妾,香港只 能算一个没有名分的情妇。 台湾做这两件事情虽然只具有象征意义, 但在若干年后中国传统 文化也确实在台湾被比较大限度的保留下来。 传统文化保留的意义不是说台湾人读古书读的 多,而是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保留。 再回到电影风格的问题,《红高粱》在国际上拿了大奖,但台湾还在琼瑶呢。无论你承认不 承认,《红高粱》的艺术风格看起来脱离了样板戏,但也是继承了样板戏,这就象马克思对 黑格尔评判实际是黑格尔最忠诚的继承者。 样板戏来自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 但实际是一 种无根的文化, 《红高粱》继承就是一种无根文化,艺术逻辑退守到人的本能。这是时代和 环境决定的事情无法改变,本能是一种人类的通性, 《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