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用处——编码》评课稿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数字的用处——编码》评课稿 许老师执教的《数字的用处——编码》一课,属于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整体来看,老师力图给学生提供一个释放个性和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课堂中,学生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中,充分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兴趣得到开发。师生的默契配合,使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体现了一种讲解与探究的合谐。具体说,有以下的亮点: 一、创设主动参加的情境,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讨论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定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根据小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许丽老师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在上课一始,让学生听数字口令做动作,将数字融入游戏中,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为新课埋下伏笔。简单的一个环节,就将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中,许丽老师先让学生讲“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有编码”,学生就说了很多,如身份证、门牌号、汽车牌照等等,接着老师又出示了一些图片做了补充,使这些广泛存在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接着引出今日要探究的内容——身份证编码,最后老师又让学生当小侦探破案,自己尝试编排学号,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并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三、在人人参加的合作活动中去体会身份证的特征,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学生体验着的或是能够体验的,学生在每一次数学学习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实际上,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已经体验着许多数学,只是这些体验是零散的、表象的、粗糙的或是无序的。因此,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能积极地唤醒学生的这些体验,使他们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主动的将这些体验“数学化”。在课上,许丽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身份证号中每个数字的含义,不理解的,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智慧锦囊,虽然还没有具体讲,但学生已经对身份证号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马上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认识了“出生日期码”,同时使他们观察到月和日中有零占位的情况,,当学生认识了出生日期码后,他们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剩下的几个数字上,这样老师再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地址码”和“顺序码”,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我想:正是学生有了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慧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构思,假如活动开放性再强一些,为学生实践与思考提供了宽阔的天地.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漂亮,因为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得追求完美,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进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