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思想
科学教育思想 摘要: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是在近代中国落后、西方列强入侵的时代 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继承了先 秦时期百家争鸣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反思了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 独尊儒学的偏向,吸纳了卓著的康德哲学思想,融汇了近代德法诸国 的科学文明,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关键词:蔡元培;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人,是 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对中国近代教 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冯友兰说:“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的大 教育家,这是人们所公认的,我在大字上加了一个最字,因为一直到 现代我还没有看见第二个像蔡元培先生那样的大教育家”。1 北京大学 教授萧超然说:”如果中国古代最大的教育家是孔子的话,那么中国 近代最大的教育家就是蔡元培,蔡元培是继古代孔子之后独步于中国 近现代文坛的教育巨匠”。2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恢弘浩淼,不啻于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 一座宝库,而内容丰富、深蕴哲理的科学教育思想则是整个蔡元培教 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奇珍,光芒万丈,辉映寰宇,泽被 后世;似丰碑,立足近代,秉承古代,昭启现代。 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基于他本人的经历实践和探索思考,基于他 所生活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环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源于近代 西方文明的影响。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非常值得我们珍视 和研究的。作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乃至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 产,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有其自身复杂的背景和广泛的来源。拙文 就此二端稍作探析,藉以祈教于方家,冀获引玉之功。 一、时代背景:近代中国的落后及世界列强的入侵 作为封建社会的垂暮之年,清朝后期,已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政 治腐败,经济凋敝,文化失落,教育废弛,社会动荡,国内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危机重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加生产、扩大 市场、赚取高额利润,从而肆意将殖民侵略的贪婪触角伸向了海外, 积极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物产丰饶、地广物 博的东方大国,早令列强垂涎欲滴了。英、法、美、俄等资本主义国 家纷纷接踵入侵,《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中国进一 步丧失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再次 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英、 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掀起了一个 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当蔡元培于 1868 年诞生之时,正值中国因鸦片战争失败而遭受资本 主义列强凌侮的时候,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尤使蔡元培震惊,面对掌握 先进科学技术的西方列强,他深切感受到中国明显的衰弱,为了寻求 救国救民之道,他开始涉猎“新学”。“自甲午以后,朝士竞言西学, 孑民始涉猎译本书。”31899 年,蔡元培读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 使他“始知炼心之要,进化之义,乃证之于旧译物理学、心灵学诸书, 而反之于春秋、孟子及黄梨洲氏、龚定庵诸家之言,而怡然理顺,涣 然冰释,豁然拨云雾而睹青天。”4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只关注与治国安邦密切相关的那些圣 人礼法和伦理纲常,科学长期遭受冷落。“我国人士,由来尤多好高 骛远,专尚空谈,以致有科学落后之今日。若仍因循故知,不图努力 精进,则恐唯有受天演之淘汰而已,然此亦因限于科学、智识之幼稚 也。国内发明既寥若星辰,著作尤鲜若鸿毛,欲求一可读之书,殊不 可得,深进研究,更属梦想。”5 至于今日中国之学术水准,“则吾人 益将无地以自容”。可是,世界列强则为另一番图景:“近来列强提 倡学术研究,不遗余力。在国内,固然不惜用最新的设备,集中专门 人才,使之致力于宇宙的秘奥,事物的创造,崭然有新的发见或发明, 以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名誉,而且高掌远蹠,肆力于国外,尤其眈眈于 我国疆土。”6 蔡元培为中国缺乏现代科学而万分自愧,他认为,欧洲 人所谓的某学某术受中国影响,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学术,而非中国当 今的学术,在西洋科学发达而中国科学落后的现实形势下,今人无可 引以解嘲。 近代中国的落后,引发了蔡元培的深切思考,他在立足本国、放眼世 界、比较中西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进行科学教育,方是振兴祖国,改 变落后状况的有效途径。“欲救吾族之沦胥,必以提倡科学为关 键。”720 世纪初,世界科学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发达, 科学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的强国,无不是工业兴隆,对于声、光、 化、电的学问研究得细致入微的,蔡元培说:“今人竞言科学救国矣。 夫科学何以救国?岂不以人类所以进化之秘奥,他学所不能明者,科 学能之;国家所赖以生存之要素,他术所不能致者,亦为科学能之。 并世各国之富强,正与科学之发达以骈进。”8蔡元培指出了科学的重 要作用及科学发达与国家富强之间的正比关系。他数度出国留学,将 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探求西方诸国国富民强的奥秘,认为中国在近 代以后科技已经落后,要想富强发达,唯有学习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 他指出现代文明源于欧美,“盖欧化优点即在事事以科学为基础,生 活的改良,社会的改造,甚而至于艺术的创作,无不随科学的进步而 进步。”因此,我国要发展,“尤不可不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注意 呵!”9 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近代中国落后及西方列强凌 侮的时代背景下盟生的。 二、广泛来源: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 就“百家争鸣”而言,蔡元培赞誉如是:“我国先秦时代,诸家风流, 颇具科学途径,治哲学者有道学,治道德政治之学者有儒学,治论理 学者有名学,治法学者有法家,治词学者有纵横家及小说家,治农学 者有农家,治理工之学者有墨家,其学说皆有独到之处,足与希腊学 者抗衡。”10 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其科学途径深深地激发了蔡 元培的民族自豪感。正如他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说:“种种学说 并兴,皆以其有为不可加,而思以易天下,相竞相攻,而思想界遂演 为空前绝后之伟观。”11 事实上,确如蔡元培所言,奇伟壮观的“百 家争鸣”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百家争鸣”中所反映的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精神深深融入了蔡元培 的精神世界,成为他自由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百家争鸣”中各派 学说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成为蔡元培“兼容 并包”思想的源头;“百家争鸣”中寻求变革、促进发展的学术理论, 成为蔡元培冲破传统、积极变革的原动力;“百家争鸣”中崇真尚实、 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成为蔡元培科学精神的主要来源。综上所述, “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成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正向 来源,从正方向上丰富了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内容。 2、对儒学独尊的深切反思 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学术史上,法家偏重群性,道家偏重个性,二者 均不适合我国民族的习惯,只有儒家能兼顾个性与群性,在中国流行 了二千年而不被更替。但是他随后又对儒学展开了深切的反思:“中 国墨学中绝,故以后科学不发展,而宗仰孔子之儒家,自汉以来,不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