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基础知识总结
一、气相色谱法有哪些特点? 答:气相色谱是色谱中的一种,就是用气体做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在分离分析方面,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高灵敏度:可检出10-10 克的物质,可作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的痕迹量杂质分析和空气中微量毒物的分析。 2、高选择性:可有效地分离性质极为相近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和各种同位素。 3、高效能: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4、速度快:一般分析、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利于指导和控制生产。 5、应用范围广:即可分析低含量的气、液体,亦可分析高含量的气、液体,可不受组分含量的限制。 6、所需试样量少: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7、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仪器价格便宜。 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法(GC): 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法。 2.气相色谱要求样品: 气化,不适用于大部分沸点高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对于腐蚀性能和反应性能较强的物质更难于分析。 大约有15%~20%的有机物能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3.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记录系统。 4.气路系统: 包括气源、净化器和载气流速控制; 常用的载气有: 氢气、氮气、氦气。 5.进样系统: 包括: 进样装置和气化室,气体进样器(六通阀): 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 液体进样器: 不同规格的微量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6.进样方式: 分流进样: 样品在汽化室内气化,蒸气大部分经分流管道放空,只有极小一部分被载气导入色谱柱; 不分流进样: 样品直接注入色谱的汽化室,经过挥发后全部引入色谱柱。 7.分离系统: 色谱柱: 填充柱(2~6mm直径,1~5m长),毛细管柱(0.1~0.5mm直径,几十米长)。 8.温控系统的作用: 温度是色谱分离条件的重要选择参数; 气化室、色谱柱恒温箱、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 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 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 色谱柱恒温箱: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 9.检测系统: 作用: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 指标: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速度、结构、通用性,通用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 检测器类型: 浓度型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质量型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10.热导检测器的主要特点: 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响应,不破坏样品; 灵敏度不高。 1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特点: 优点: (1)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 (2)通用型检测器(测含C有机物); (3)氢焰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死体积小、线性范围宽等特点; (4)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检测下限可达10-12g·g-1; 缺点: (1)对载气要求高; (2)检测时要破坏样品,无法回收样品; (3)不能检测永久性气体、水及四氯化碳等。。。 12.电子俘获检测器的特点: 对卤素、硫、磷、氮、氧有很强的响应; 灵敏度高,可用于痕量农药残留物的分析; 线性范围较窄。 13.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是一种对含硫、磷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的检测器。含硫、磷化合物在富氢火焰中燃烧被打成有机碎片,发出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 14.固定相: 固体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液体固定相:由载体和固定液组成;聚合物固定相。 15.固体固定相: 一般为固体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硅胶,氧化铝和分子筛。 优点: 吸附容量大、热稳定性好、价格便宜; 缺点: 柱效低、吸附活性中心易中毒,使用前要进行活化。 应用: 主要用于惰性气体、H2、O2、N2、CO、CO2和CH4等一般气体和低沸点物质。 16.作为载体使用的物质应满足的条件: 表面有微孔结构,孔径均匀,比表面积大; 化学和物理惰性,即,与样品组分不起化学反应,无吸附作用或吸附很弱; 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浸润性,不易破碎; 具有一定的粒度和规则的形状,最好是球形。 17.对固定液的要求: 在使用温度下是液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要分离的各组分应具有合适的分配系数;化学稳定性好,不与样品组分、载气、载体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18.固定液的分类: 非极性固定液、中等极性固定液、强极性固定液、氢键型固定液。 19.非极性固定液: 主要是一些饱和烷烃和甲基硅油,它们与待测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色散力为主。组分按沸点由低到高顺序流出,若样品中兼有极性和非极性组分,则同沸点的极性组分先出峰。 常用的固定液有角鲨烷(异三十烷)、阿皮松等。。。适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20.中等极性固定液: 由较大的烷基和少量的极性基团或可以诱导极化的基团组成,它们与待测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以色散力和诱导力为主,组分基本上按沸点顺序出峰,同沸点的非极性组分先出峰。常用的固定液有邻苯二甲酸二壬酯、聚酯等,适用于弱极性和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21.强极性固定液: 含有较强的极性基团,它们与待测物质分子间作用力以静电力和诱导力为主,组分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出峰。常用的固定液有氧二丙腈等,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22.氢键型固定液: 是强极性固定液中特殊的一类,与待测物质分子间作用力以氢键力为主,组分依形成氢键的难易程度出峰,不易形成氢键的组分先出峰。常用的固定液有聚乙二醇、三乙醇胺等,适用于分析含F、N、O等的化合物。 23.固定液的选择: ①按极性相似原则选择: 极性相似,溶解度大,分配系数大,保留时间长; ②按官能团相似选择: 酯类——酯或聚酯类固定液; 醇类——聚乙二醇固定液。 ③按主要差别选择: 各组分间沸点是主要差别——非极性固定液;极性为主要差别——极性固定液。 ④选择混合固定液: 对于难分离的复杂样品,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固定液。 24.聚合物固定相: 既可作为固体固定相,也可作为载体,又称高分子多孔微球。物质在其表面既存在吸附作用,又存在溶解作用。 (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孔径均匀; (2)对非极性及极性物质无有害的吸附活性,拖尾现象小,极性组分也能出对称峰; (3)由于不存在液膜,无流失现象,热稳定性好; (4)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系均匀球形,在填充柱色谱中均匀性、重现性好,有助于减少涡流扩散。 25.载气种类的选择: 检测器的适应性,载气流速的大小。 26.柱温的选择: (1)首先应使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和最低使用温度(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范围之内。 (2)提高柱温,可以改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