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教案
二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教案二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教案 语文教案对语文教师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本事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184264 二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教案 1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 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 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 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在 ____的启发下 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 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 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说课稿:能联系上下文和 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 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 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1 1 / 1818 (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 难点, 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 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 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 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 “今 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 13 课 《动手做做看》 , 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 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 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 知识。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 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 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 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2 2 / 1818 情境之后, 教师由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笑问: “刚才老师提的问题, 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 在学生恍然大悟间, 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 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 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 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 教学重、 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 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 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 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 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 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 自然段)抓住伊琳娜 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 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 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 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 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 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 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 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 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 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 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 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3 3 / 1818 #184245 二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教案 2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 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教 材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 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 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 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 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 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 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 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 深长的话, 从中受到启发,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 结合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 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 8 个生字,会写“脑筋”这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 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 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 点。 三、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 下手?考虑再三, 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 满意(画好作品)——着急(弄脏作品) ——更满意(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 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