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 ,编新 ,人教 ,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知识点 ,人教版 2018 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 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 581年 -618年) 建立: 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展大趋势。 灭亡: 618 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2、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结束分裂,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 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 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赵州桥:设计者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科举制(隋炀帝)▲▲▲ )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正 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 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④同时也推动 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 年 第 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 年 -907年)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 1)主观原因: 1)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新措施。 3)加强对西域统治等。 ( 2)客观措施: 1 )虚心纳谏,任用贤能。他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前后进谏 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采取革 200 多次。房 2)政治方面: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发展科举制,进士科逐 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三、女皇武则天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设立了安西都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统治措施: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殿试制度。 3)减轻人民负担, 重视农业生产。 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原因:①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②实行一系列改革。 (2)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②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第 3 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 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 大都会。(有商业区和居民区坊) 。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立唐蕃会盟碑,遂“和 同为一家”。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①李白的诗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淳朴厚重, 反映历史的现实, 故有“诗史”之称,他 被誉为“诗圣”。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 柳公权(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玄秘塔碑》 )和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 碑》)。 3、画家: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 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 特点是形态各异, 神形兼备) 和吴道子 (代表作品 《送子 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 第 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往 ( 1)遣唐使: 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 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唐朝与日本交流中, 最富影响的是鉴真, 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 贡献。(定居奈良,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年间, 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 玄奘的见闻, 由弟子整理成书——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根本) C、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D、中外 文化交流的使者的努力。 E、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政策。▲▲▲ 启示 :1) 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2)要坚持对外开放;3)要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取长补短。 第 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形势紧张。 C.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B.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 3、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 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 三、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中有 一个在北方太原是北汉。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是一个政权分立 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 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