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主体结构缺陷修补方案
目录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前期调查3 四、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3 4.1 错台 .3 4.2 蜂窝、麻面 .4 4.3 露筋4 4.4 孔洞4 4.5 局部胀模 .4 4.6 局部渗水5 五、针对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质量缺陷具体处理措施5 5.1 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5 5.2 施工准备 .6 5.3 施工物资及人力准备 .6 5.4 缺陷处理要求 .7 5.5 具体处理措施 .7 5.5.1 错台缺陷处理方法 .7 5.5.2 蜂窝缺陷处理方法 .7 5.5.3 麻面缺陷处理方法 .8 5.5.4 露筋缺陷处理方法 .8 5.5.5 孔洞缺陷处理方法 .8 5.5.6 胀模缺陷处理方法 .8 5.5.7 局部渗水缺陷处理方法 .9 5.5.8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缺陷调查和处理,使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9 六、安全文明施工.11 七、应急预案.12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土建工程施工一标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土建工程施工一标 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鱼珠站及站后折返线】土建工 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2)、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鱼珠站及站后折返线】土建工 程》车站防水工程施工图纸; (3)、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鱼丰区间】土建工程》主体结 构施工图纸; (4)、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鱼丰区间】土建工程》防水工 程施工图纸; (5)、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丰乐路站】土建工程》车站主 体结构施工图纸; (6)、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珠-象颈岭段)【丰乐路站】土建工程》车站防 水工程施工图纸; (7)、国标 GB/T19000 部标准; (8)、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 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鱼珠站是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的第一个车站,是十三号线 和五号线的换乘站,与已建成的五号线采用十字侧岛换乘,车站北侧设折返线。车站位于茅岗立 交南侧的鱼茅路下,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 YDK37+857.677,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 YDK37+681.667,设计终点里程为 YDK37+996.077。本站为地下两层,3.9 米侧式站台车站,车站 全长 235.9 米,标准段宽度为38.4 米,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7 米。站后区间折返线全长342.23 米。 区间设计起点里程为 YDK37+400.000 (ZDK37+414.6334) ,区间设计终点里程为 YDK37+681.667。 11#盾构井井呈南北方向布置, 设计起点里程为 YDK37+977.378, 终点里程为 YDK38+066.601。 本盾构井位于黄埔大道与鱼茅路交叉口, 为接收井。 11#盾构井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为地下一层 明挖结构,箱型框架结构,井长度为90.323 米,宽度为 11.6 米~20.5 米。 12 号盾构井兼中间风井呈东西方向布置,设计起点里程为YDK39+171.199,终点里程为 YDK39+211.203。盾构井位于鱼珠~丰乐路区间中段,广州市黄埔区珠江新村文康路东侧,附近有 黄埔海关营房地块和京高地产用地地块。 本风井长度为40m, 宽度为24.6m。 竖井开挖深度为30.5~ 31.6 米,设计场坪标高为7.30m。风井采用明挖三层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顶板上风道 包括 2 个活塞风井、 1 个新风井、 一个高风亭, 风井主体建筑面积为 2952/3085.2m2 (含围护结构) , 附属建筑面积为 258.97m2,总建筑面积为 3210.97/3344.17m2(含围护结构)。 丰乐路站是十三号线首期工程的第二座车站,西接鱼珠站,东连文园站,是十三号线与七号 线换乘站,位于规划海员路与丰乐南路交汇路口西侧,十三号线站位设置于丰乐南路西侧的规划 海员路下,呈东西走向;七号线站位设于丰乐南路下跨海员路口设置,呈南北走向,两线采用 L 型换乘。车站为地下 2 层(局部 3 层)13 米岛式站台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DK40+436.011,设 计终点里程为 YDK40+716.011,全长 280 米,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40+573.611。 三、前期调查三、前期调查 本段为两个明挖车站和一个盾构区间,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一般混凝土施工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错台、蜂窝、麻面、漏浆、孔洞、露筋、局部胀模、施工缝夹层、表面裂纹、 漏水等;结合其他地铁项目施工生产经验, 发现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错台、 蜂窝麻面、 露筋、孔洞、局部胀模、局部漏水等问题。 四、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四、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4.14.1 错台错台 错台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处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错台现象,一般错台产生 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模板外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模板变形引起的外形走样; (2)、模板支撑基础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整体移位而造成外形走样;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近,造成过振使模板变形; (4)、施工缝处模板连接不牢固,使模板走样; (5)、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从而产生错台。 4.24.2 蜂窝、麻面蜂窝、麻面 蜂窝是指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离析,形成蜂窝状的窟窿; 麻面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 出现无数的小凹坑, 但无露筋现象; 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上、下料不当,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2)、混凝土的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3)、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水泥浆流失; (4)、钢筋过密,未稍加间隙就继续灌注混凝土。 (5) 、 模板表面粗糙且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贴产生麻面; (6)、模板湿润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收,使混凝土表面早期失水过多出现麻 面; (7)、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8)、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34.3 露筋露筋 露筋是指构件中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部分或局部未被混凝土包裹或外露,它产生的原因主 要有: (1)、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