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慧
上善若水,不燥不争上善若水,不燥不争 所谓人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向道学习,而道又向自然取经,那便意味着人要从自然中 汲取为人处世的精华。然而,自然的哪些品质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呢?《道德经》提出——上 善若水。最高程度的善,就如水一般。水,平淡无奇,明净透明,它如何指导昭示出为人处 世的深刻道理?《道德经》里还有一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正因它的存在,生命在这个星球上才得以生生不息。 绝大部分的古 文明,都是发源于水源边上。 就算是发达的现代社会, 发达的城市大部分都紧靠河流或海洋 发展,沿着水岸发展开来,由此可见水之利, 水之关键。水善利万物倒是每个人都清楚且认 同的品质。重点是其“不争”之伟大。此不争非“不争取”之不争,而是高境界的、精神层 面的不争,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处下不争、有边界不争、有秩序不争。 水之处下不争,在于其往低处流。水奔波向低层,安稳于平地。尽管有水发源于高山, 它却日夜不息向下奔流,前赴后继地填补地上的坑洼,将自己置于更方便地 “利万物”的境 地,而从不停留于峰顶,以自己的必要性为资本居高临下,要万物仰视。相反,万物用水时 都是低头看,埋头饮,水中倒映反倒刻刻仰视着饮水者, 使万物更加认清自己,更加自尊而 自信。为人处世,也必须有处下不争的精神境界。处下并不是地位身份之“下” ,而是心态 心境之“下” 。处基层者,要有不争的心态——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愤愤不平,不因地位身份 的差异而与他人针锋相对或妄自菲薄, 不需时刻和他人对比而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 应积极 向上,以自己的进步为目标前进争取。 地位显赫者,更要有不争之心态——不为利欲贪婪与 他人勾心斗角,不可有看不起他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心态; 应与他人平 等相处,不为无谓之事作两败俱伤的无谓之争, 多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作贡献, 而不是将资 源浪费在争权夺利之上。 水之有边界不争,在于其流动于边界岸堤之内,不越界不争夺。海有海岸,河有河堤, 非外力干扰,水从不主动翻越,只安定于已有的地盘,以利万物。只因水之有边界不争,古 今万物才有可能定居一地, 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从而告别危机四伏的游牧生存方式。 另一 方面,动物敢于春秋千里迁徙,只因它们清楚水之有边界不争,每年这一时候,水必在那熟 悉的边界里等着饥渴的它们。为人处世,更需“有边界不争” 。人人安居乐业的基础便是每 个人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社会才能有序稳定地发展。 不争不是安于现状毫 不进取,而是关注自己各个阶段分内之事,不越俎代庖, 不可排挤他人而为自己邀功。分内 之事做得完美,别个不需为你的事担心或承担后果,自然能获得进步和提升。 水之有秩序不争,在于其川流不息,前后相随,从不拥挤停滞。不论水流快慢,水的流 动总是潺潺有序,沿着既定的路线,平稳地流动。前者沿途引领,后者紧随其后,从不超越 不争先,于是无论水量有多大, 他们总能均匀有序地通过河床峡谷。窄处急速,以让后者不 至于积聚;宽处平缓,以得平静歇息。只因有序不争,水才能快速到达各个角落,而不是因 争先恐后而拥堵于某处。甘于跟随,甘于暂时作为后者,整体才能高效运作流转。为人处世 何尝不如此。 有如繁忙时段的交通, 如若人人按秩序前进, 不焦躁不超车, 拥挤地带虽不快, 但总能有序移动通过;一旦有人左穿右插,不但阻碍后车前进,还极有可能造成事故, 不但 快不了,还慢了自己,慢了成百上千的后来者。处事也必须如水一般循序渐进,遵守秩序, 才能利人利己,否则自己快不了,反倒阻碍了他人,着实是害人害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不争,放在古今都是重要的品质。现代人有把“不 争”理解成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而又认为“不争”不适用于现代竞争激励的社会,认为 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认为这是没有真正理解“不争”的意义,对于“不争”断章取 义,而没有联系现实来理解它。我们要争,争的是能力的提升,心境的升华,通过“争”来 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作出贡献。 “不争”是不为私己利欲而作损人利己之行为,是不以贬 低他人、牺牲他人作为自己提升地位或身份的代价; “不争”是要求我们做好分内的事,不 必越俎代庖,以排挤贬低他人为自己邀功。正确理解并做到水之“不争“,我们也能在”不 争“中争取到自己的提升和升华,收获自己的事业并实现人生价值。明白到这种层次的 “不 争” , “不争“又何曾过时呢? 竞争激烈的社会自然残酷,但并不意味着“不争”就是退步。以“不争”的心态尊重对 手、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相信比恶性竞争、勾心斗角进步得快。 相比两败俱伤的 “争” ,和平合作的“不争”更能使两方甚至多方获利,同时对社会环境是一种保护,并且 避免了资源在“争”中无谓浪费。相比一窝蜂迫不及待地争夺,有序的“不争”能让更多人 享受到福利,社会运转的效率必然更高, 而不是在拥堵中争先恐后,最终导致停滞不前,影 响了成千上万的个体。试问“不争” 何尝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相反,它更适合竞争激烈的今 天,它教人以平稳谦恭的心态参与到竞争中, 避免横冲直撞害人害己的浮躁, 自然能使竞争 环境更加友好公平,降低落后的成本,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和收获。 上善若水,不燥不争,是“争“中最宝贵的财富。 选择题 1.据考证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的出生地, 在先秦属于陈国的领地。 下列符合陈国 民俗特点的是: A.崇拜月亮 隐士文化 - 正确 B.多慷慨悲歌之士 C.张扬个性 富于创新精神 D.多愚 人 2.道家的思想渊源来源于哪本著作: A.《论语》 B.《易经》 - 正确 C.《战国策》 D.《诗经》 3.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事件描述错误的是: A. 齐国管仲变法 B. 魏国李悝变法 C. 秦国商鞅变法 D. 鲁国申不害变法 - 正确 4.下列对春秋战国各家出身对应错误的是: A. 阴阳家 卜官 B. 道家 史官 C. 墨家 武将 - 正确 D. 儒家 司徒 5.下列不属于道家宗旨当中“清”的含义的是: A. 沉淀 善静者清 B. 戒躁 静为躁君 C. 冷静 定慧双修 D. 中庸 以中为用 - 正确 6.下列属于道家智慧当中“虚”的含义的是: A. 虚弱 B. 谦虚 - 正确 C. 平等 D. 宽容 7.下列没有反映道家宗旨中“卑”的一句是: A. 大国者下流 B. 善于处下 低调韬晦 C. 欲上民必言下之 D. 功遂身退 天之道- 正 确 8. 请谈谈你对道家宗旨中“弱”字的理解。 善于守弱,柔弱胜刚强,遇事不能高高在上,适当时机要主动让步道歉,才是君子良好 的修为之举 1. 下列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理解错误的是: A.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B. 体现了善于处下的精神 C. 体现了边界和秩序的重要性 D. 水柔弱不善于争先 2. 下列哪句体现的不是《道德经》的思想? A.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B.虚怀若谷 谦虚使人进步 C.善静者清 宁静以致远 D.相 反相成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3.老子骑青牛出了什么关? A.萧关 B.函谷关 C.散关 D.武关 4.下列关于道家和道教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道家是老子创立,道教是张陵创立 B. 道家产生于先秦,道教产生于东汉 C. 道家 注重做人境界,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