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第第 1 1 课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 整体设计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 它的艰难成长历程,记载了我国 古代早期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 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七本课内容分三目, 对我国古代农业的成 长历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充分的诠释。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 现” ,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主要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反映了我 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则丛耕作方法、耕作制度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 成就,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第三目“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 ,则重点描述我国封建社会尘塞经济的产生和基本 特征。除此之外, 本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辅导资料,对以上三目内 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它有助于学生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 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向学生解释一些农业生产现象,阐释 一些农业生产名词,剖析一些农业生产问题。 思路设计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难点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启发一发现”式教学法为主,通 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 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材 料和表格进行归纳总结。为使教学过程更形象,避免枯燥,通过制作 多媒体课件,演示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图示法演示相关图片。有条件 时, 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预先查找能说明中国农业发展的生产工 具,并了解其用途。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 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 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 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 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中国五 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片断(音乐、视 频均可)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 还”的这段戏曲吗? 回答: (齐声)喜欢。 过渡:我留意到其中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 ,这是对我国 古代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这句唱词中,我们可以形象 地感受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 当然,一句唱词不 能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 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 农业生产的详情,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这 节课。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 1 1 课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 推进新课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及“历史纵横” 。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1 1:请说出与中国古代农业有关的神话传说。:请说出与中国古代农业有关的神话传说。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神农氏的传说等(学生充分发挥) 。 多媒体展示资料及神农氏插图: 《庄子•盗跖篇》 日: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有巢氏之民,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 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 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 《易•系辞下》日: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 过程评价:中国古史中的“神农氏” ,正是原始种植业产生时的 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 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 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 谷”和“种粟” ,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 一日遇七十毒” ,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 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 氏创制斤斧耒耜, “以垦草莽” 。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 代中国农业的反映。原始农业最先是简单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 进行播种和收获。 (板书)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过渡:过渡: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七八千年 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产生后, 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在中国 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时候定型的?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板书)1.刀耕火种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2 2:有谁知道成语“刀耕火种”的意思吗?:有谁知道成语“刀耕火种”的意思吗? 师生互动:刀耕火种指的是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 亦泛指原始农 业的耕种方法。 过渡:那么,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 考察一番。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片。 云南独龙族人在砍伐森林,准备火耕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 回答:这两幅图片再现了古代刀耕火种的情景。 即古代人先用石 斧之类的工具砍伐树木,清除山地上的杂草,然后把砍下来的树木、 杂草进行焚烧。最后,人们就在清理出来的山地上播种。 总结:不错,是这样。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 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 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两三年之后就要另觅 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 。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印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日柱, 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就是放火烧山, “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 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 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 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 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 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 随着耕作工 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我国农业进入了所谓的 “石器锄耕” 或 “耜 耕”阶段。 (板书)2.石器锄耕 多媒体展示图片: 云南贡山独龙族使用的双尖木耒骨耜 耒、耜就是我们祖先在“耜耕”阶段用于松土的农具。耒就是削 尖的木棒,后来发展为双尖的木叉,再后来单尖的耒又发展为一种形 状类似于铁铲的木耜,接着又有了和石耜。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3 3:: “耜耕”相对于“刀耕火种”有什么优点呢?“耜耕”相对于“刀耕火种”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 “耜耕”相对于“刀耕火种”的明显优点是土 地挖得深一些,土翻得松一些,栽种的粮食收成好一些,山地耕种利 用时间长一些。尽管如此, “耜耕”也没有解决人们不断迁徙、寻找 新土地耕种的问题。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4 4:: 什么时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