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可以归纳为以下: 1、通过运用两个视频,结合这两个实例,使学生明白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 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通过播放多种地貌图片,使学生掌握主要的四种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相互 作用,可以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类型,尤其是侵蚀和堆积地貌。 3、通过表格对比内外力作用,使学生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 形态的观点。 4、使学生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基础——三 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同时,可以初步用简图画出该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 石的转化过程 2.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内力和外 力的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关系; 3.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解法、表格归纳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1 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 1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师: 在高一时我们已经对这节书的内容有过学习,这节课我们将再次一起深入了 解。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课件展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 。 在前面的课当中, 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圈,地球上的水——水 圈,这节课呢,我们要学习岩石圈的内容,大家刚才已经看过了各种各样展示地 球表面起伏状态特征的图片,我们把这种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叫地表形态,又称 地形或者地貌。那么,在自然界中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表形态呢,这就是我们这 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2 2、总体介绍内力、外力及其比较。、总体介绍内力、外力及其比较。 师: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我们把它叫 做地质作用。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地球上沧海 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根据其能量来源,可 以将其分为两类: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正是内力和外力的作用塑造了我们地表 形态。 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我们先对它们做一个整体的了 解。在接下来的课当中,我们还会详细介绍。现在大家看这张表格,阅读课本 69-71 页中的内容,可以思考并试着找出相应的答案,待会请大家来回答。 师:大家都已经看了一遍了,那么就请一个同学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生:„„ 师:我们来核对一下同学的答案,看看是否回答正确。 (播放(播放 pptppt)) 2 师: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它主要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 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然而,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 化。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侵蚀、 搬运和堆积。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3 3、具体讲解内力作用,重点讲解地壳活动。、具体讲解内力作用,重点讲解地壳活动。 师: 以上是我们对塑造地球两种作用力的总体认识。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内力 作用。下面播放两段视频,大家认真看。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师:大家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呢? 生:„„ 师:一个是地壳运动,一个是岩浆活动,两个对比,大家应该发现一个是比较缓 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 的变化。而另一个是极其剧烈,瞬间改变地表形态,类似的还有地震。那么巨大 的能量来自哪里呢?它就是来自地球的内部,它们都会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 伏,如视频中喜马拉雅山抬升超过了 8000 米,这些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师:大家再看看表格,刚才视频中看到内力作用表现是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还 有一种表现是变质作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 境变化时(通常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 ,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 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 塑造地表形态。 自岩浆的产生、 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 岩浆也只有在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 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地壳运动。 ——(播放 ppt,课件展示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 师:大家翻开课本 70 页,看看活动,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 定的痕迹。 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 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那么请同学来回答以下(1) 、 (2) 、 (3)的问题。 生:„„ 3 师:1、海岸处于下沉运动,原因是大理石柱底部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到了。 2、海岸处于上升运动,原因是大理石柱上留下了被海洋生物钻孔的痕迹。 3、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特征。 师:以上的上升和下沉的地壳活动是在什么方向上?对,是在垂直方向上。大家 肯定会猜想,那么水平方向上呢?同样我们用一张表格来对比一下。 (播放(播放 pptppt))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沿平行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 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褶皱山我 们将在第二节中具体介绍。 垂直运动是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即上升或下降运 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那么, 如何理解呢?我们用两个粉笔盒做演示: 垂直运动, 这个比较好理解, 把粉笔盒当做两个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由于受力不同,发生相对移动,一 个上升,一个下降。水平方向呢,由于水平方向上受力,一种相背运动,一种相 向运动,看粉笔盒。注意相向运动时,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它才会发生弯曲 变形。这个我们用课本来演示。 那么,水平作用和垂直作用关系又是如何呢?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画图演示说明)——(略)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范围看,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 为辅。 4 4 4、具体讲解外力作用,主要是侵蚀、堆积作用。、具体讲解外力作用,主要是侵蚀、堆积作用。 师:前面我们学习的是内力作用,它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 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 品的“粗毛坯” ,要完成这座作品,还需要用刻刀进行雕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其 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侵蚀、搬运和 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