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政治组陆江春李成兵陈迎凤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 观因素的制约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一)(一)知知识体系识体系 主观主观能动性 1.是什么⑴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想 做 ⑵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精神状态 ⑴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 2.为什么⑵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 ⑶人们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 3.怎么做⑴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⑵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二)(二)点点拨重点难点拨重点难点 1 1..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 两者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我们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 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想按客观规律办事, 就必须先了解、 认识规律, 并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而这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此外, 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这同样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规律具有客观性, 主观能 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只有对客观规律把握的 程度越高、了解得越深,越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越能取得 积极的效果。从质的差别上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 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从量的差别来看,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2) 防止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夸大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观点。 2 2..如如何何处处理理好好发发挥挥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与与正正视视客客观观条条件件的的关关系系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需要使用一 定的物质条件作用于对象。即使我们有了关于对象的规律性认识,如果不 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它。所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还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客观条件也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它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这种制约作用又恰恰要求人们去研究条 件,促使人们积极地利用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时,积极地去创造条件,并 设法限制不利条件的作用。同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反过来又给人们正 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3 3..如如何何正正确确处处理理好好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与与主主观观因因素素的的关关系系 首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知识和能力。一个人在后 天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 利于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就必须善 于把这些主观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其次,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还必须选择正确的利益出发点,坚持正 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 于集体。 [ [例例1]1]“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高的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上述观点的出发点是() A.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C. 片面地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规律性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的认识。题目从反面设置问题的 情境,列举的是不顾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要求学生回答 出错误观点的出发点,即“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学生如果审题不 明确则很容易误选。 A 很容易排除,但C、D 迷惑性较大,误选的学生往往较多。其实 C 并 不是题目所述观点的出发点,而是我们对此类观点的评价。D 则是由题目中的观点可以推 导出的结果,因此也不能选。本题答案为 B。 [ [例例 2]2]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 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 )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 B.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C.只需认识了规律就能利用规律 D.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 [ 解析解析] ]正确答案为B。本题仍然是考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的认识。 选择 A、D 观点的学生在对客观规律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是受客观因素(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制约的,不可能是无限的,同时人是自 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不可能站在自然界之外, 再者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而不是力图统治自然。C 不完 全对,认识了规律不等于就能利用规律,认识规律只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经典例题经典例题 [ [例例 1]1] (2003年全国文综)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 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资 1 元钱,可以获得98 元的经济回报。我国 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 15 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 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2002年夏季, 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 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 明显增加了 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 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 [点拨点拨] ]第(1)问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关键是分析题干:“北京 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表明人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造 福于人类,同时这也是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因此本题所体现的哲理应从这两方面分析。 第(2)问考查的是经济常识的内容。 要 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气象 经济会迅速发展 ? [ [答案答案] ](1)①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①气象信息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 创造效益。 ②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的经济价值。 ③气象服务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它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例例 2]2] (2002 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 “余观夫巴 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衡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 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 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了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 该地区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 年以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