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教案 讲义 第七章表象
第七章表象(4 课时) 表象(Mental image) ,亦称表象、心象。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指当未直接呈现的事 物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1 课时) 一、表象与知觉技能等价(难点) 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 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点: 表象和知觉是连在 一起的,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如Neisser(1972)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 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 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 后来又把表象看作 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1980,1981)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 类似图画的信息表争。 这些观点强调的是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下面一些实验支持了这些 观点。 1、定位实验 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 以发现是否 有共同的或类似的情况,从而确定表象与知觉是否等价。Podgorny 和 Shepand(1978)的视 觉定位实验。实验分5 组(1)视觉-记忆组,带字母的5×5 网格(2)带网格的表象组,空 的 5×5 网格,想象出字母(3)不带网格的表象组,其他同(2)组,只是测试的网格只画 出外边的框子,内部方格不画出。 实验表明,3 个组的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有四种共同的反应模式。说明知觉条件和表 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2、视敏度实验 3、McCollough 效应实验 什么是 NcCollough 效应,指澳大利亚心理学家McCollough 发现的一组视觉后效现象。 1965 年 McCollough 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后向屏幕上交替投射垂 直栅条和水平栅条,每 10 秒交替一次。让被试注视 10 分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一半是垂直 的一半是水平的黑白栅条。结果被试报告说看到的垂直栅条是绿色的,水平栅条是红色的。 如果被试的头倾斜 90°,继续观察,原来发绿的栅条变为发红,原来发红的栅条变为发绿 了。这种随测验图形的条纹方向而变化的颜色后效就是McCollough after-effect。麦氏推 断,人脑中有执行方向和颜色双重任务的觉察器, 能对方向和颜色同时进行加工。 当被试注 视红色垂直条纹一段时间后, 红色-垂直觉察器就会发生适应, 而难以激活,而绿色-垂直觉 察器没有适应, 成了神经反应中的主要成分, 从而把测验图形中的黑白垂直栅条看成是绿色 的。同样, 当绿色-垂直觉察器发生适应时,红色-水平觉察器在神经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把 测验图形中的黑白水平栅条看成是红色的。 麦氏后效是一种知觉实验中测到的,在表象实验中如何呢? Finke(1980)通过麦克洛后效研究了知觉与表象的机能等价论: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 被试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相应地想象横竖线条,可以得到McCollough 后效。然而,在 诱导实验中,只让被试看横竖线条,但需表象出两种颜色,那么,就不会出现 McCollough 后效。 这表明, 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上是与知觉机能等价的, 而颜色加工水平则没有; 颜色信息是在较低水平上加工的,模式信息是在较高水平加工的。 4、选择性干扰实验 既然前面的实验证明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那么可以推断, 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 觉与表象两种活动,就会发生表象与知觉的相互混淆和相互干扰。 Perky(1910)的实验证实了表象与知觉的混淆。P209 Segax 和 Fusella(1970)实验证实了二者的相互干扰。如:让被试形成某个视觉表象, 接着让他们去觉察视觉信号。结果(见 P209)表明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的觉察有干扰。同 理,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的觉察也有干扰。 二、表象与表征(重点掌握) (一)什么是表征(Representation) 知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格拉斯(A.L.Glass)认为: “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 式称为对这种信息的表征。 ”表征既可以是物理的、客观的东西,如地图的照片,也可以是 心理的、主观的东西,如表象和命题。表征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是一种映射(mapping) 关系,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心理学上表征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编码方式, 这些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视觉形式,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 性特征的表征就是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二)表征的理论模型与表象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认知心理学对表象的大量研究提出了表象在知识表征中的地位论, 即表象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表征形式, 表象与其他知识表征是什么样的关系。 对这些争论形成 了不同的知识表征理论模型。 1、双重代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 (了解) 2、共同代码理论(一般掌握) 共同代码理论也叫概念命题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Anderson 和 Bower(1973)。Bower 开始赞同双重编码说, 后来与 Anderson 一起提出概念命题说。 上一章专门介绍了命题网络, 特别是 HAM 模型,充分说明了共同代码理论的基本思想。另外Anderson 和 Bower 还认为, 人们存储的是事件(不管是言语事件还是视觉事件)的表征,而不是形象成分。 Anderson 和 Bower 的理论不再评述,这里只谈谈Pylyshyn 的观点。 Pylyshyn 认为,知识本质上是概念的和命题性的,而不是感觉或形象的。所谓命题是 指用来表述项目或事件之间关系的抽象认知结构。命题所采取的形式与句子的“表层结构” 相似,而概念则与“深层结构”相似。 Pylyshyn 是一位反表象派,他对表象论提出了两方面的批评。第一,若把表象看成是 头脑中的图画,以形象的形式加工和储存信息,将超出大脑的容量;第二, 信息以视觉形式 储存,会无法解释对毫无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因此,头脑中的表征不象图画,也 不象词,而是一种能包容二者的共同的形式,即抽象的命题表达。 第二节心理旋转(1 课时) 一、心理旋转概述(重点掌握) Shepand 等人(1971)的心理旋转实验具代表性。 程序:用速示器呈现一对一对的图形, 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图形是否相同, 图形有三种情 况: 平面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立体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镜像对——正确反应为“不同” 在平面对和立体对中有几种不同的转动角度或两个图形的方位差。 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 同,记录反应时。 结果: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或者说,反应时是两个图形角度差的函数。 经计算每秒旋转 53°。 结论:被试对两个图形做比较时,是在头脑中将一个图形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 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出判定。 想象的转动或心理旋转是这类比较的基础。 被试的内省报 告中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 平面对和立体对的比较模式是相同的, 说明在三维空间中和二维平面上的旋转都 是同样易于想象的。 Shepand 的贡献:证实了心理旋转的存在,??了表象的渐进性和空间性特点,开创了 表象研究的新方向。 二、字符旋转实验(重点掌握和难点) Cooper 和 Shepand(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