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1、鉴赏诗歌描摹音乐的艺术技巧。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借助在《琵琶行》中学到的诗歌艺术手法,鉴赏本诗描摹音乐美的特别 之处。 讨论法、讲解法、朗诵法。 一课时 一、导入:音乐是无形的,要用有形的文字把它描摹出来,难吗?我们 学过哪一首描摹音乐的诗歌呢?你是否还有印象? 二、明确本堂课的任务目标 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老师指导诵读,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诵读方法。详 见课本 39、40 页。把相关概念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2、再次诵读。 四、品读探究,小组展示 作者是如何用有形的文字把无形的音乐描摹出来的?请结合诗句,谈谈 诗人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要求:前后桌形成一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合作讨论交流3 分钟,派一名 代表总结发言。 ⑴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昆山玉碎(壮其声之清脆)有时激越得像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 凤凰叫(壮其声之和缓)有时又柔和得像凤凰对舞唱和的声音, 芙蓉泣露(壮其声之惨淡)有时凄伤哀怨,像是带露荷花在哭泣 香兰笑(壮其声之冶丽)有时又明快欢乐,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 ⑵在这句诗歌中,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昆山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芙蓉泣 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⑶举出运用拟声手法描摹音乐的例子(白居易的《琵琶行》) 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⑷举出运用通感手法的例子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 月色》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 的名曲。《荷塘月色》 ③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 花,那蛋壳般薄薄的静……《按时看日出的人》王开岭 侧面烘托,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①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为舜的去 世而悲痛欲绝。 ②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 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③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④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 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 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⑤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 技艺。 ⑥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 ,翩翩 起舞。 ⑦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 ,倚着桂树,久久立在 那竟忘了睡眠。 ⑧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 不肯离开。 ⑨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 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⑩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 70 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 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 不到 拓展: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手法: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分析说明: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 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 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罗敷的美貌, 效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 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 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其余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 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六、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有人说,根据杨巨源诗歌的记载,李凭的乐曲应该以优美流畅为主,为 什么在李贺的笔下传达出的音乐效果却是哀伤、凄冷的呢? 教师总结:李贺虽少年时就诗名远播,但天妒英才,却使他一生不得志, 他的父亲名李晋,“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因避讳,李贺终身不 能参加进士考试,他只能怀着一颗苦闷哀怨、甚至悲痛绝望的心成为科 举考场外的“孤魂野鬼”,于是他将命运的捉弄,人生的失意,生活的 痛苦,心情的苦闷一概写进诗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失魂落魄的“鬼才” 诗人有时也想寻找生活点滴的温暖,当他听到皇家第一乐师李凭惊天动 地的绝妙音乐时,他感受到了音乐热烈而强大的魅力,但当提起笔时, 却鬼使神差地再一次撕裂了自己苦闷绝望的心,饱尝苦涩,饮尽辛酸 ,27 岁时,李贺便离开了我们。 七、回顾目标,背诵全诗 1、个人示范背诵 2、男女生分开背诵 3、全班齐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