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形成标志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教学目的:学习用班集体形成的标志对班集体的发展状况进行评判。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内容: 一、 班集体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 (一) 班集体核心的发展水平──(班委会、中队会、团支部,班干 部之间的关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 (二) 班集体骨干的发展水平──(积极分子队伍状况) 二、 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 班主任与班委会的威信水平──(整体素质、工作水平) (二) 班集体成员的归属感──(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三) 班集体的紧密团结──(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心理氛围) 三、 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 (一) 教育活动的设计水平──(针对性、整体性、立体性、多样性、 创造性) (二) 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参与的广度、深度) (三) 教育活动的实效──(反馈信息) 四、 班集体的学业水平 (一) 班集体的学习氛围──(个人学习计划,课堂气氛,课后气氛) (二) 班集体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五、 班集体的班风 (一) 班风的形成── (二) 优良班风的表现──(奋斗精神、自觉纪律风气、健康的舆论 等) 六、 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 (一) 个性发展的含义── (二) 个性发展的测评──(思想道德水平、各种能力的提高水平、 自律水平、爱好及特长发展水平、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水平) 测试题: 1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 2 怎样提高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 3 从哪些方面考察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 第一节第一节班集体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 班集体作为一个不断运动、 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它由雏形到真正 形成集体必然有可以考察和评判的具体内容和标志。 我们在“班集体建设的基本 理论”一节中,已阐述了班集体评估的问题。严格地说,班集体是否形成,在发 展中达到什么水平,应按照科学的评估方案进行测评,以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估结 果。但是,就目前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看,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校还难以进 行这种评估。同时,评估的理论研究和操作也要有适应实际需要的新的进展,这 就提出了一个易于把握的评估方法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依据班集体建设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出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或标准是可行的。 这不是从科学 评估向后倒退,而是走向科学评估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暂定为1个前提、6个方面。1个前提,是指班集 体的奋斗目标和班集体的建设计划。这表明,我们是对有目的、有计划的班集体 建设工作进行评判。目标和计划可以从科学性、完整性、可行性几个方面分出等 次。要注重从目标、计划本身和达标、执行计划两方面去分析情况。6个方面, 是班集体围绕奋斗目标,实施建设计划的结果,其水平可以分出等次。这6个方 面是: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 平;班集体的学业水平;班集体的风气班风;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 一所学校、一位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确定3级或4级的等次标准,对班集 体的发展状况进行评判,促进班集体建设。 一、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 班集体的核心, 指领导核心——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委员会或团支部委 员会;骨干,指围绕核心的积极分子队伍。 分析其发展水平,可考察5项内容: 1正式组织的完善情况 正式组织是班集体中必须设置的各种职能部门和机构的总和, 它们构成 了有层次的工作关系的网络系统,其职能的发挥促进班集体有序的前进运动。 正式组织的健全与完善情况,直接关系着班集体建设。应从组织设置、 组织职能、人员构成、岗位分工、关系畅通、运作状况去进行评判。 2班干部之间的关系 班干部之间分工合作、民主团结的关系,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条件。考 察班干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忽视的。 班干部之间在任务分配和荣誉分配上最容易出现矛盾, 妥善解决这些矛 盾是融恰关系的关键。协商、思想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 方法。 3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总体说是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具 体说, 包括制订工作计划、 组织实施计划、 获得工作实效、 总结经验教训等能力。 每个干部有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状况, 全体班干部有整体工作能力的状 况。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是班主任 和班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4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 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状况, 影响班集体组织机构职能的发挥,从而 影响班集体建设。 班干部与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的矛盾有: 干部不能达到同学的期望,干部 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干部缺乏民主作风,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同学过分挑剔等。 解决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好干部的工作,提高其服务意识,使之 关心同学,以身作则,主动听取意见,注意工作方法。同时,说服同学体谅干部。 应该给广大同学当“干部”的机会。 5积极分子队伍状况 班集体的积极分子队伍,是指一批团结在班干部周围,关心集体、积极 为班集体出力、有一定威信的学生。班干部依靠他们把整个集体带动起来。有一 支活跃的、能发挥出较大能量的积极分子队伍,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积极分子不是天生的,要靠班集体逐步培养。要通过各种机会,特别是 公务活动培养积极分子。 对班集体中非正式小群体的“首领”必须给予充分的注 意。他们成了积极分子,就会带动一个群体进步;如果他们消极落后,也会影响 一个群体。 第二节第二节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集体的凝聚力, 是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成 员对班集体的向心力的总和。它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考察班集体的凝 聚力,应当注重以下3项内容。1班主任与班委会的威信水平 班主任、班委会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是决定班集 体凝聚力大小的核心因素。 而威信水平是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的整体 素质和工作水平决定的。 班主任是班集体核心的核心,他的人格力量、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民 主作风,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得到。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展现着自己,学生对班 主任的满意程度是不难测察的。 班委会的威信水平不是每个成员威信水平的简单相加。 班委会的整体威 信,是在为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对班集体全面工作谋划、决断、操作、取得效 益、 评估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评判班委会的威信水平要把整体与成员的情况综 合起来分析。 对少先队队委会或团支部委员会的威信水平也应当进行考察。 2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 表现为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对集体利益的 认同,对集体计划与活动的认同和对集体荣辱的认同等。 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 表现为自觉地从属于集体,以成为集体的 一个分子而满足,个人的言行服从集体的利益。 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责任感, 表现为关心集体,愿意承担集体交付的任 务和职责,并尽力去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对工作的失误表示歉疚,对集体的困 难、挫折产生忧虑。 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是统一的。通过考察每个成员的认同感、归属 感、责任感的程度,可以反映出班集体的凝聚力。 3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心理氛围 班集体的心理氛围状况决定着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