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篇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今天看了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所感触,故作本文。 派是印度男孩,英文名为“Pi”。因为 Pi 和 Pee 很像,别人经常把 他戏称为“Pee”(尿)。小时候的他就是在众人的揶揄中长大的。 派的母亲本来做植物园工作。派的父亲看上了这家植物园,想把它转 变成动物园。于是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可是因为女方家庭的反对,派的母 亲被迫与娘家断绝关系。在法属印度时期,也就是20 世纪中叶,两人就 有如此勇气真是让人钦佩。 由于法国收回了印度某些州的自治权,派的父亲所在的动物园每年得 到的补贴少了,经营出现了亏损。这样,派的父亲决定赴加拿大卖掉动物 换钱。 在航行的途中,他们经过了新加坡到达菲律宾,然而此时暴雨来临。 好奇的派半夜起床去船头享受暴风雨中在大海航行的感觉。然而,大船却 进了水,派的一家被海浪吞噬。 派为了救斑马,跳到了一只小船上。这时大猩猩以香蕉为筏向小船游 来,最终被派救上了船。老虎理查德以及狼狗随后也登上了此船。四种动 物共存的结果是:狗咬死了斑马,猩猩捶打狼狗然后被其扑倒,老虎饿极 了,要吃派。于是最后就演变成派和老虎的斗争。 有了对手,就有了生存的目标。派凭借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并凭借 智慧和理查德做了朋友。那个凶神恶煞般的老虎终于被驯服了。 两者漂流到了食人岛,遇到了成千上万的狐獴。狐獴们很可爱而且很 可怜,因为他们惧怕被害,每到夜晚就栖息到树上。派不愿意在此孤岛长 眠,毅然踏上了船,重走漂流的路。 老虎经历了很多颠簸和饥饿终于倒下了。派则飘到了岸边被救。结局 是好的,派有了幸福的家庭,言语间透露着从容。可是又有谁能理解那一 段海上惊魂时光呢?也许用高尔基《海燕》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比较合适: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面对绝望和挫败,智者会像派那样敢于挑战自我并竭尽全力地活下去。 影片中的海洋与月亮共同造就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而我们从影院回来的路 上看到月亮后却有说不尽的温馨。珍惜现在吧,美好的生活有时候蕴含在 平淡之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经历在告诉人们珍惜幸福的同时,也在激励 着世人敢于战胜意外和困难。 篇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1500 字 少年派成长于一个典型的印度(东方)家庭。他的父亲虽然号称“新 印度人”,但他对印度文化的排斥与决裂反而显示出更深层次的连结。他 的哥哥则完全成为了父亲的附属品,或者说父权的牺牲品。母亲作为强大 父权下的唯一保护伞,尽了全力去保护派不受父亲的伤害,也给了派一些 个人发展的空间,让他可以从各种宗教处寻找答案。但影片开头老虎吃羊 的一幕,父亲还是几乎掐灭了派心中仅剩的对人性的希望火种。 面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使这个家庭令人感到窒息,移民也只能暂时逃 避。派相对来说保存着自性,当仁不让成为了唯一的希望所在,也小心翼 翼地隐藏着自己对父亲的仇恨。派如果想从命运的轮回中走向自由,与父 亲的冲突似乎不可避免,但这对任何人来说都过于艰难。一场海难却终止 了这些。但也使这个家庭的故事得以重演。 现实层面的故事描述起来很简单。海难过后,四个人留在了救生船上。 面对生存的困境,厨子杀了受伤的水手,然后杀了他的母亲,而他又杀了 厨子,自己在海上漂浮了二百多天直到获救。但这个故事实在过于残酷, 如果让派从理智上或者感情上接受这个故事还不如杀了他,所以精神分裂 似乎成了他唯一的生存之路,并且他的意识创造出了另一个想象中的魔幻 世界。 这个主观世界里只有一些动物。他眼睁睁的看着鬃狗杀死了受伤的斑 马,然后杀死了反抗过的母猩猩;就像强大的父权吞噬了被阉割了的哥哥, 又吞噬了已尽力保护自己的母亲。在自己也将被吞噬之际,强大的求生欲 望使得派的愤怒终于爆发,自己的兽性一面以老虎的形象从角落里钻出瞬 间秒杀了鬃狗!他自己的另一面则成为了神性的派,经常得到神的启示, 一次次度过灾难,并抚育着他兽性的一面即那只老虎。他的神性和兽性似 乎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主体,主体间的交互保证了他二百多天里不会一个人 孤独的死去。 两个主体的交战一直持续着,维系着小船和木筏的绳子看起来是那么 的脆弱。 一场暴风雨中,派的神性一面终于跟神作了直接的对话。这也是他第 一次直面人生的丧失,拷问人生的意义!这时候的老虎早已吓得躲避在角 落里。他的自我同时被两个部分滋养着,从兽性中寻找力量,从神性中寻 找信仰。 这场风暴后,他来到了漂浮的岛,就像他触及了他内心深藏着的核心, 这个核心可以称为集体潜意识、传统文化、原始宗教等。大部分人就算到 达了潜意识的深处,也会停留在这里,白天被这个岛滋养,晚上被这个岛 吞没。他的家庭留在了这个核心。派似乎也有足够的 理由留下。他原先一直没有准备好与原生家庭和传统文化告别,就像 他完全不记得离开印度时和女朋友告别的场景。但这一次他把女朋友送他 的信物系在了这个岛上,用这个仪式完成了他的哀悼。哀悼他的父母兄长, 哀悼养育了他的家庭和文化不是对抗并决裂,只是完成了哀悼并且告别。 就算前程无法预测,派还是毅然又一次驶回了大海。 漫长的航行,并经历了数次哀伤和绝望,派和老虎可以“和平共处”, 但缺少了小岛的滋养,等待他们的却是饥饿和死亡。当他们终于到达美洲 大陆时,派以为老虎会不舍或者至少会跟他告别,但老虎似乎连看没有再 看他以前,径自走入丛林。精神分裂的症状是为了抵消现实中不可接受的 部分,如果派已经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体验,也没有了要与之对抗的对象, 症状也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派放下了来自家族的重担接触了魔咒,整 合了他内心中的兽性(来自与对原生家庭的愤怒)和神性(来自于内心的 信仰)的部分,能够鲜活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体验,重新成为了一个人。而 哀悼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我的父母,我的兄弟,理查帕克,最后都离我 而去了。到头来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 好的与他们道别。” 约翰·列侬在歌词里写道:上帝是我们用来衡量所经历的痛苦的一个 概念。那么信仰或许就是在经历过苦难之后遗留下来的部分。派借由苦难 完成了生命的救赎与自我的寻求,成为了有血有肉有信仰的人,李安在采 访中也透露出通过本片度过了中年危机。作为观众的我们呢? 我们经历的苦难很难与失去家人、甚至失去一切相比。痛苦大多都会 被屏蔽掉,但命运似乎还是会一次次敲响我们的门。也许我们能与内心中 那个有时显得非常微弱的主观世界相连结,从而获得信仰的力量或人性本 身的力量。李安讲出了他想告诉我们的有关少年派故事,这也会令我有一 种强烈的渴望去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放下它去生活,再去讲下一段 故事。 香蕉与水中幻影 在影片的结尾,为什么有日本调查员质疑的对白出现呢?大家喜欢争 论香蕉是否会浮在水面(这个已经被证实过了确实可以浮在水面,且有可 能载重。)我认为影片设置这个情节的目的是为了单纯的引导观众去跟随 调查员去质疑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在运载动物的货船发生了海难, 若有动物逃上救生艇,且活下来也不是说不过去。那么只能从这个点切入 了,调查员确定香蕉浮不起来(显然他错了),需要Pi 说一个可以写入 调查报告的真实故事。由此引出第二个故事的口述。Pi 在救生艇上顺着 理查德帕克的视线看入海底,看到了由巨型乌贼捕杀鲸鱼开始的一系列弱 肉强食的幻象,看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