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读书笔记
山海经的读书笔记山海经的读书笔记 山海经的读书笔记山海经的读书笔记 1 1 阿长原是鲁迅家的一个保姆,可在鲁迅先生的眼中,却不是 把她当保姆看待的。 鲁迅先生并不是摆出有钱人少爷的身份讲述 家里的佣人,而像是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朋友,无半点身份地位的 优越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以真诚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他 童年时的好伙伴—阿长。 说起阿长, 鲁迅便先实在地说自己不喜欢她。 因为她喜欢 “切 切察察”,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 或自己的鼻尖。在年幼的鲁迅眼里,这当然是一个不怎么亲切的 形象。而且她总喜欢管自己,“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 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这有些像我们,同 样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对于她谋害隐鼠,鲁迅频频提起,还有 些记仇呢。这么诚挚可爱的话,鲁迅就像一个贪玩调皮的孩子。 不喜欢阿长,还有原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 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 的席子上, 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 不动; 叫她呢, 也不闻。 ” 阿长真是一个有些邋遢的人,难怪鲁迅烦。这么质朴的笔调,鲁 迅和阿长真是打打闹闹又亲密的好朋友。 不可否认, 阿长身上当然有好的一面, 它不仅是鲁迅的朋友, 也是他的老师,教给他一些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说 吉祥话。鲁迅以谦虚的态度说自己的“保姆”对他的教育,这实 在是可敬的。另外,阿长也教给鲁迅社会的黑暗,让他对世界有 更深的认识。 阿长也是一个可爱的人,她胆小,提起长毛军还会拍着胸脯 说“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另外,她还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封建传统遵循者,这在她教鲁迅的“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 子里, 不应该走进去; 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 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中可以看出来。 令鲁迅难忘的,还有阿长送给他的 山海经,这也说明他们 之间深厚的友谊超越了主仆之间麻木的关系,他们真真是好朋 友。 阿长身上也有可贵的品格,鲁迅也说“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 之外的, 不能不惊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 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__最后,鲁迅对他的这位朋友阿长表示了诚挚的敬意。也告 诉我们,友谊没有局限,我们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任 何人身上都有珍贵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山海经的读书笔记山海经的读书笔记 2 2 读罢《山海经》,我不由想到《庄子逍遥游》中的几个字, 《山海经》者,“志怪者也”。《山海经》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 呢?古今之说法,不一而足。书名“山海经”,但它绝不是一部 经典,这个“经”应该是“经历”的意思,所谓“山海经”者, 实为所“经历之山海”也。因此古之目录学家将其列为地理类, 自然是无可厚非的。这一说法,虽不科学,却也有依据。看《山 海经》时,我便发现《西山经》 《北山经》中的山川远远多于《南 山经》《东山经》中的,这便是我国地势西高冬低的最好体现。 但是《山海经》所述之事物,实为怪哉,非常人所能辨也。所历 愈久,人们便开始产生疑问,不把它当成一部地理著作了,而发 现它与小说颇为相似。 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提到 《山海经》 , 说它“盖古之巫书”。这一论断十分精辟,为后世所称道。我观 之,亦深感恰到。在《山经》之末,都有祀神的记述,其用途十 分明了。现在的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材料最多的 一部古书。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巫以记神事”,神事 者,神话之别称也。与之相对的就是“史”,史以记人事。因此, 我认为《山海经》就是一部记录上古神事的“史”书。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毕沅在他的《山 海经新校正》中注释过。《山海经》的立名,是刘向,刘秀 (歆) 父子校书(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 216 年)才开始有的。而它大约 成书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期这个漫长时期中,作者非一人。 《山 海经》应是刘向父子的命名,可是司马迁《史记大宛传》中却提 到了《山海经》,故毕沅称之“其名久也”。这里存在一个小小 的误解。司马迁《史记》的原文是这样的: “至《禹本纪》, 《山 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可是在东汉王充《论衡谈天篇》 中引的这段话,却少了一个“海”字,紧接着又说: “史公之言, 《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所以《史记》中 《山海经》的“海”字很有可能是后世之人篡加的。再者史公所 言“所有怪物”,应是《山经》所记的奇禽异兽,怪蛇怪鱼,还 有稀奇古怪的花草树木等。而《海经》则主要记述的是异域的国 度和民族,并非什么“怪物”。 中国古代神话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不像古希腊神话那般条 理清楚。《山海经》便体现了这一特点。看《山海经》时,总觉 得神话故事只是点缀,一笔带过,仅仅是记述的附带品。古时的 先民更关心的似乎是奇珍异物的功用和祭祀山神的方法。 中国古 代神话的功力性明显要强于西方神话, 这实在是与中国远古先民 所居住的环境相关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得实为不易,与其他 的文明古国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古巴比伦有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古埃及尼罗河的汛情可以为人们带来肥沃的土壤,而古印 度的恒河两岸也都是沃野千里。而黄河流域的土地贫瘠自是不 说,连年的洪水也威胁着先民。中国的先民总是在与恶劣的自然 环境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 自然在叙述神事时更多地体现的是抗 争和功用的意识。 我们总惊叹古希腊,古罗马的绘画,建筑,戏剧,史诗是如 何如何的有艺术性, 自愧不如的东方民族却总为着极其功利性的 目的在进行着所谓的艺术活动。我们也有出色的建筑——都江 堰,可是我们从来不觉得它很美,只在乎它有多管用。艺术固然 伟大,这却不是我们的先民奢求的。古希腊艺术兴盛的时候—— 公元前四五百年,中国正处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代,人民的 性命朝不保夕,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搞“无用”的艺术呢?而 百家齐鸣只不过是各国君主霸业的派生物罢了。因此,我们常在 教课本上见到这样的话:“这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正 因为灾害连年,战乱频繁,所以《山海经》中的神话才不可能形 成完整的体系。 只看一遍《山海经》,与没看无异。这是一本内容庞杂,包 罗万象的奇书,从中可以读出那个时代的精神。有机会的话,我 想为它做个详细的札记。 山海经的读书笔记山海经的读书笔记 3 3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我非常的敬佩鲁迅先生。或许是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起,鲁 迅先生高大的形象便在我心中建立起来。 我并没有对鲁迅先生长大后的生活多么多么的感兴趣, 我知 道那可能是乏味的,充满战争的。小孩子都不喜欢战争。我非常 喜欢鲁迅先生儿时的趣事。 于是便也喜欢上了保姆阿长。 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阿长是个奇怪的人。 她是粗俗的。晚上睡觉时的大字,还有隐鼠的事情。小孩子 都是讨厌这些的。 然而她也是人让人佩服的。 虽然她有的时候会喜欢切切察察 ,十分啰嗦,睡相不好,之 前我们都认为她是一个粗俗的人,没有文化。后来,她竟然送给 了鲁迅 4 本他最喜欢的绘图的《山海经》,其实她也是一个爱孩 子的人吧,心地善良,希望能给儿时的鲁迅先生带来快乐。她还 懂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