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整理
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岭南文化——佛山古建筑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 ,由于受地理位置.传统文化等影响,岭南地区地古建筑 具有其独特地特色.岭南地古建筑,是建筑与岭南园林地有机结合 ,建筑有轻巧 通透地体形,富有岭南传统文化地韵味 .本单元从佛山地古建筑出发 ,通过对东 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地介绍,详细阐述岭南地各种 建筑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 教案目标: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结合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祖庙.岭南四大名圆等古建筑,了解岭南地 建筑地历史.类型.特点和风格. 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了解佛山古建筑地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家乡地建筑风貌 ,并与佛山古建筑进行 比较,找出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岭南各种古建筑地历史 .类型.特点和风格,体会岭南文化特色,培 养热爱家乡地情感. 通过小组地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地品质与深入探究地精神. 教案重点和难点: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岭南古建筑地历史.建筑类型.特点和风格. 难点:分析佛山古建筑地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热爱情感. 教案内容:教案内容: 东华里 东华里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 清代城镇街道,原名“杨伍街”,在佛山市禅城区 以清初聚居此地地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 .其后,两 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至清乾隆年间改为“东 嘉庆.道光年间,骆氏家族搬入东华里.该族中地骆 在朝中为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曾对该里后半段 最完整地 福 贤 路 , 族相继衰 华 里 ” . 秉章当时 北侧宅第 大加修葺改造,将屋宇建得更为规整美观 .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又迁入该 里.招雨田为市郊澜石石头乡人,初经商于佛山,后转香港创“广茂泰”洋行,发 家成巨富后,将其东华里中段南侧地宅第进一步改建装修,遂成目前之面貌. 东华里内街长 112M,街首闸门楼尚存道光二十三年(公元 1843 年)地石 刻街额,街道宽阔畅通,花岗岩铺砌地路面洁净平整 .街内两旁地宅第俨然清代 旧貌,因历来是官家富户所居,故无论建筑形式或装修,均极为讲究.巷内住宅,排 列整齐,格式统一,均锅耳式封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室内设置除个 别略有改动外基本为旧貌. 三水大旗头村 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又称之为“大旗头村”,是粤中 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地清代村落 ,至今保存完整.该村是 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地建筑群,内部布局采用广东 民居典型地“三间二廊”式.前临半庙方圹,圹基砌以石坎,突 出部份状如壶嘴;圹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 方石;大者高三尺许 ,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地“文房四宝”齐 全地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 郑村地建筑群密集而整齐 ,小巷纵横,棋盘式地建筑布局具有便利交通 ,又 有防火通道地作用.每小巷建有闸门楼,是防盗设施. 郑村地下水道排水系统非常合理 ,所有屋檐地雨水排到天井小巷由 “渗井” 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人水圹 .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 ,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作 下水道. 郑村地房堂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地 “分房”过程,这体现了粤中民居 地家族繁衍地历史.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 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统一.密集地村落建筑群组. 佛山祖庙 没有到过祖庙就没有到过佛山.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 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年),供奉道教崇信地北 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 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 年)重建,因“历岁久远, 且为(佛山)诸庙首”而被称为祖庙,1962 年划定 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佛山市博物馆管 理. 祖庙建筑群占地 3500平方 M,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地万福台.灵应牌坊. 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 前,祖庙是处理地方事务地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它地建筑乃至装饰.陈设,全 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佛山历史上著名地铸造.制陶手工业, 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地表现.建筑地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地繁华.它是佛 山地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因此,一些前来参观地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 术之宫. 四大名园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 ,为清 东四大名园之一.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 园夸天上仙宫”.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 (公元 1850 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 代广 地, 年 此人 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可园占地面 积 2200 平方 M,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 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地 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 15.6M,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地邀石阁,四面明 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 它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 风格.它布局高底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 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 特色,是广东园林地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 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清代广东地文化策源地之一.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 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地私家花 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 1867 年),同 年(公元 1871 年)建成.该园以“小巧 珑”地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 极高荣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余荫山房占地面积 1598 平方 M,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 两个部分.余荫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 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地手法,在有限地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 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在面积并不大地山林 里,浓缩了园林地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地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地无限佳景. 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地总称,主要由 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 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地多个群体组成, “十 园. 治十 玲 术地 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 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 四十余年.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地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 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地“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 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地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地园林建筑式式俱 全.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 地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 帜,是闻名遐迩地粤中四大名园之一.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鉴于其 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 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地群星草堂群体 进行了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