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及寓意
铁杵磨针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 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 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 老婆婆回答: “我想要做针。” 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 “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 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闻鸡起舞闻鸡起舞 晋代晋代的祖逖祖逖是个胸怀坦荡、 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 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 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 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 岁的时候,曾 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 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叫醒,对他说: “你听见鸡叫 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 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剑光飞舞, 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 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 实现 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 的文才武略。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有志之士,及时振作。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 圈破了个洞, 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修, 把洞堵上吧! ” 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多此一举。”第二天早上,他发 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 狼又从洞口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 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 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 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 “见兔而顾犬,未 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继而重整旗鼓。 羊逃跑了再去修 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 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 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 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 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盲人摸象”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盲人摸象”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而应而应 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了解事物的情况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了解事物的情况 。。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 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 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 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 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 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 芜了。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民自己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 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 憾。憾。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 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 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 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弄的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今天可 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 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 作作“ “拔苗助长拔苗助长“ “。。 买椟还珠买椟还珠 楚国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 将盒子熏了用桂 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 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 了他。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 要的还要好。要的还要好。 滥竽充数滥竽充数 古时候, 齐国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齐宣王爱好音乐, 尤其喜欢听吹竽, 手下有 300 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 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 叫这 300 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 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就跑到齐 宣王那里去, 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 我是个有名的乐师, 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 把他也编进那支 300 人的吹竽队中。这以 后,南郭先生就随那 300 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 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心里得 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 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 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 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 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 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 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